• 121阅读
  • 0回复

公开招聘的管理人员成了业务上的顶梁柱 天津青年联合实业公司业务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3
第3版()
专栏:

公开招聘的管理人员成了业务上的顶梁柱
天津青年联合实业公司业务蓬勃发展
新华社天津电 新华社记者申启芳报道:天津市青年联合实业公司用招聘办法吸收的110多名管理人员,现在成了这家公司的顶梁柱。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这家公司的业务蓬勃发展,所属单位普遍盈利。
天津市青年联合实业公司是去年4月由共青团天津市委、市妇联、市劳动局联合创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成立后,迫切需要一批业务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他们没有靠上级指派,而是公开登报招聘基层经理、厂长、会计等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招聘办法规定:凡是全民、集体单位的职工,退休人员、社会待业青年和闲散人员均可应聘,不受职务和学历限制,经过考核按才录用。被聘人员同公司签订协议,把权力、责任、利益确定下来。协议规定,公司必须充分发挥受聘者的才干,在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受聘者如果认为公司不能发挥其才干,或者自觉不能胜任,可以提出辞聘。如果公司发现受聘者不合格,公司也有权解聘。受聘者的福利待遇随他所经营的企业好坏而升降。
天津市青年实业公司实行这个办法以后,有效地调动了受聘人员的积极性,不论是原工商业者、社会闲散人员,还是待业青年、退职退休职工,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个原来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当上了河西区曲江路综合副食品商场的经理以后,把这个仅有60多人的小商场经营得很好,开张才8个月,已盈利23,000多元。振兴汽车修理厂招聘了两名有管理经验的正、副厂长和一名技术人员,每个人都干得很出色。当时许多汽车制造厂都开展修车业务,竞争激烈。这个小厂不仅没有在竞争中夭折,而且靠灵活的经营和较好的修车质量迅速发展起来。到今年6月,已经盈利55,000元。
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天津市青年联合实业公司各项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一年多来,这个公司自办和联办了37个工商企业,安排待业青年2,200多人。其中有26个企业已正式投产和开业,今年上半年,全公司已盈利13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