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秭归的端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3
第7版()
专栏:

秭归的端午
骆文
秭归,依山面江,岩石间筑城,是我国历史上开拓文学、确立诗歌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出生地。
我们的县委书记常年都穿老山鞋,他们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县只有点点大,可它算得上是个立体。”是啊,全境两百多个山头磨着他们的脚掌、磨着他们的足跟。他们心里装的是高山土豆、低山红苕;坡坡坎坎的苞米;象云台荒那样高高山上的农户。四月,拟人语音的杜鹃鸟叫起“我哥回,我哥回”的时候,人们便会想到三闾大夫了。呼屈原为哥,称女媭为姊,一片归乡乡情简直象春光一般浓冽。柑桔花开始打苞,漫山都是这种圆滚滚的南国嘉树;“深固难徙”的颂桔之章传诵了两千多年了,现在的朱桔、血桔、锦桔长得分外丰茂。如果把秋天累累蜜果飘在清凌凌的香溪河上,那么,四野人家的墙壁和那水上船篷,都会映出大赤大红。
此刻是端阳节的凌晨。几个钟头前,南岸楚王台,刃岭、刀脊样的顶峰、凹进去的岩石形成的齿形垭口,都是一帧帧黛色的柔和剪影,嵌在湛蓝高爽的天穹。上弦月对着走动的薄云絮谈些什么呢……屈原的心灵曾经飞升到这样的天国么?那个年代,他好象要比较清楚地辨明:上天会高过人世。但是,王既疏于前,当他来到天关时,守门隶闭门不纳,愁云惨淡,仿佛末日来临,只剩得能体味自己痛苦沉思的一束幽兰了。“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哪有什么是非好恶?“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伤心的是连天国也没有好人。回首望旧乡,他决不忍心离开他的楚国,为了实现先让楚国富强进而至于由楚国来统一中国的进步的理想,萦绕涤心。“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一种身殉理想的忠愤之情,峻洁之举,显示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精神的激动。应当说,诗人的整个存在就是矢忠于他的祖国。只有这一点才有云霄高耸之美;只有这一点,才象火,烧毁了上王上天对他的欺骗幻影。
在这静静的早晨,当读着《离骚》的时候,眼前好象排列着雕像之山,而耳际,又是什么东西在轰鸣啊!我怎能不写下这样的诗句:“愁思怨愤赋离骚,铁铸钟鸣应海涛,死直生刚刚彻骨,高峰十万颂英豪。”
一片朱曦已经镀上群山。长江上水烟缭绕,霎时,幻作淡淡的雾虹。多好的秭归端午啊!屈原学术讨论会正在这里召开。湖北和外省的许多诗人、作家已来这里,在参加讨论会的开幕式之后,还将参加会期中举行的“端午诗会”活动。蒲艾簪门,角黍送香,不知是什么唤回了我们欢乐的童心,就在这清早,好象鸟儿一样腾跳到江岸去看龙船竞渡。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千百年来从没有间断过端午龙舟——这是为着屈原沉江祭日而举行的水上活动。这也就告诉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几千年来,这条古代文化的长河从没有中断它的奔流。
你看,秭归人民已经扎好七条龙舟。红龙好象剪春萝。白龙恰似玉簪花。紫龙,犹如淡淡的秀墩草。青龙,正象蓝茵茵的茑萝,而黄龙则如向日葵,金龙象繁茂的山丹。三闾公社的龙船,一色桔红,这不仅使我们意识到自然之幽雅、妍丽,而这一切都描绘出它们是载负着感情的江船。现在都聚集在屈原沱下了。传说中的神鱼,由汨罗而洞庭,上溯西陵峡,鱼儿何尝能自由自在地遨游啊,它不时装作在岸脚休息,或索性在礁穴藏躲,或者在湾汊子的苇丛盘旋,十分艰难地来到了这三折回水地方,让背负着的屈原夫子出沱上坡,乡亲们的引幡伴着他回到香炉坪的老屋。
鞭炮响了,鼓乐声声,可听见龙船号子?两舷二十八个划手的桡片一齐伏在水上,人们心上洋溢着崇敬、哀伤和钟爱,都在追念我们世间的最亲爱的魂灵……“哟嗬,嘿嗬……大夫大夫,听我说,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东不可往啊,东有漩流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臭狸。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漫漫。北不可走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人民的情思,在这首歌子里凝成了血肉了。
船儿“游江”已游到对河,就在莲花漩下,分列为七个点,距离这边的屈原沱有三百四十多米,看来,象一条斜线。站立船头的祧桡指挥起鼓,艄公紧紧地按着拖艄,在同一个时间里,在划手的同一动作中,七龙奔江!针盘时针才走过二分二十五秒到三十二秒。这速度,有人说象箭簇;有人说是水上骏骑;有人说正如江鸥,飞开了滩溜,水的世界要想压服它的双翼,那是徒然的。
晚间,龙舟穿寻击水的声音还在回响,我们的“端午诗会”开始了。诗人竞相吟诵新作,为祖国尊严而抒情的诗篇送出了话筒;有人拥着意气昂扬的歌声走过绿色的江河;也有象麦季阵雨打在高峡灌丛那样的小曲,显出一派碧青的颜色;有哲理的句子,引人思索着心的历程,生命的路径……。诗,又是怎样描述屈原呢?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他的欢乐和他的道德观植根在人民历史的土壤,而终于成为时代、人民愿望的代表。屈原,那么切近华夏大地的中央,才赋于作品风廉雷师一样的批判精神,其人民性更象菌桂蕙兰一样鲜明。所以他的思想力量、确立语言和创造了文学的功绩,给予后世的文化影响,的确是难以估量。
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诗歌,要不断有新的开拓,不断有新的天地。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唱前人所未唱过的歌。我们应当调前人所没有调出过的色。人民,象上下四方的空气层,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象道大川,我们是水滴,是水汽凝结的珠点,我们是冰晶。只有在他们中间,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事物的篇章,美的情操的画页。告诉你,我的朋友,这就是秭归的端午给我的感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