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4
第4版()
专栏:

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陆定一
党员、干部之间有了意见,及时地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问题就可以解决得好。去年开党的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主席的错误也作批评,对他的功过是非作出正确的评价,就很好嘛。这是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榜样。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两种方法,或者说有两条路线。
一种方法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是王明、康生从苏联搬来的。在王明路线统治时期,在延安“抢救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都用了这种方法。其共同特点,是把同志间的批评,搞成对敌人的打击,随意陷害,无限上纲。王明捏造了许多“路线”。“抢救运动”捏造出许多“特务”。“文化大革命”捏造出许多“走资派”。对同志的自我批评,总是说“不彻底”、“不彻底”、“不彻底”。谁作自我批评,谁就倒霉。这样搞的结果:第一是党内民主没有了,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了,第二是造成肃反扩大化,第三是搞个人崇拜,第四是坏人掌权,第五是党的变质。
这种错误的方法,“一棍子打死”,初看起来很“痛快”,“彻底”,“过瘾”,但实际上会亡党亡国。
另外一种方法,是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主席提出的整风的方法。通过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弄清思想,分清是非,团结同志。
对同志的批评,要以同志的态度,讲道理,实事求是。反对捏造罪名和无限上纲。允许答辩。
对于同志的自我批评,要抱欢迎的态度。还要耐心等待。还要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治病杀人”。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团结”。
延安整风的方法,初看起来很不“痛快”,不“彻底”,不“过瘾”。但事实证明它很成功,它使党空前团结。七大之后四年就取得全国胜利,快得出乎意料。
整风使王明完全孤立,只剩下他和他老婆两个人不肯承认错误。博古同志后来成了“四八烈士”。张闻天同志以后是跟毛主席合作的。在庐山会议上,他的意见是对的。“文革”中遭受严重迫害。王稼祥同志的功劳更大一些,在遵义会议上支持了毛主席。他当中央联络部部长时的工作没有错误,在“文革”前就说他搞“三和一少”,被撤职了,这是冤枉的。这几位同志都有出于真心的自我批评,以后也有行动上的表现。总的看,原来受米夫、王明欺骗的人,整风之后都表现不坏。
我还要特别说到的是,周恩来同志是自我批评的模范,有了错误就检讨、就痛改,有的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担到自己身上。他不但在党内,而且对党外人士也多次地作过自我批评。这没有损害恩来同志的崇高威信,反而因为他赤诚相见,推心置腹,提高了他的威信。
当时,连向来反对王明路线的同志,也作自我批评,认为自己还有缺点错误,有对共产国际的迷信等等,要向毛主席学习,学习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这样,党就空前地团结起来了。
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也犯过错误,但因为他作了自我批评,而且表现于行动,他在中国仍有很高的威信。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真理。
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提出“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这是正确的。严到什么程度呢?要把所犯的错误,揭露无余,使他大吃一惊,然后加以医治。宽到什么程度呢?宽到在七大和八大上劝说代表们把王明选为中央委员。事实证明,这对党的事业毫无损失。七大、八大是我们党的“黄金时期”。
“文革”的情况当然与王明路线不尽相同。有犯错误的同志,又有林彪、江青等反革命分子。处理的方法更加复杂些。邓颖超同志说:“文革”是反革命惩革命。这是对的。中央指出,“三种人”不能用,凡是用了的必须清除出去,这也是对的。虽然有困难,有阻碍,必须坚决做到。
现在,有的同志不敢批评,也不敢作自我批评。这不能全怪这些同志。这种现象,是“文革”以后出现的一种“反动”,是会消失的。我们要促其消失。我们的党是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如果大家都来个“一团和气”,党的生活庸俗化,就没有希望。
毛主席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也是贯彻了“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方针,最后张国焘孤立得只剩下一个人逃跑,连个勤务兵都不肯跟他走。他的老婆是我们后来送出去的。清算张国焘的错误时,曾把许世友等同志关押起来。毛主席说,张国焘是中央派到四方面军去的,下面同志听他的话,不能怪下面的同志,责任在中央。毛主席还曾亲自去看许世友同志,问他以后想怎么办。许世友同志表示,要回老家去革命。毛主席说,那就不如留下来一起继续干革命吧。就这样,许世友同志留下来了,以后立下了不少功勋。
现在党准备在十二大之后,进行整风。一定要用1942年的方法,不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法,达到全党的空前团结。
这是陆定一同志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现征得本人同意,摘登在这里。 ——编 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