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许多工业品压在商业库房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7
第2版()
专栏:来信

为什么许多工业品压在商业库房里?编辑同志:
年年讲工业品下乡,特别是到了旺季讲得更多,可为什么总有许多工业品压在仓库里下不了乡?据我观察,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不明乱进货”造成的。
在我们县一讲到工业品下乡,自上而下都强调国营商业和供销社要做好进货工作,要大力组织货源,而对市场购买力有多大,消费者有什么要求,产销有什么变化,当前库存的商品有多少,哪些品种应当增加,哪些品种要减少,往往是心中无数或者有数不详。这样,必然造成货不对路,供需脱节,旧的积压未清,新的积压又加上来。1981年霍山县供销社工业品销售需要4.4个月才能周转一次,比1965年慢一个月;商品占用资金则比1965年增加173万元。以卷烟来说,调价以后,市场需求状况发生很大变化:高档烟由买不到变为卖不掉,出现了价低(每包4角以下)的好销,价高(6角以上)的难销;本省产品好销,外省产品难销;名牌好销,杂牌难销。由于进货单位没有研究这些变化,从省外购进大批杂牌的、价高的卷烟。据今年4月底统计,全县卷烟库存量由年初的50,438条,增加到173,814条,占用资金比年初增加2.45倍。其他不少商品也有这种情况。全县供销社到今年5月底,库存化纤布358,000米,价值161.6万元,占工业品库存总额的20.6%。如果按今年1至5月的平均销售量计算,现存的棉花化纤混纺布要5个多月才能销完,化纤布要13个月才能销完。
不合理的库存一天天增加,“肚子”越胀越大,库存商品销不掉,占压了资金;银行限制贷款,新品种又购不进来,试问,商品不适销对路,怎能谈到渠道通畅?
怎么解决,首要的问题是加强市场调查,根据调查进货。只有情况明才能做到适销对路。 安徽省霍山县供销社 席仪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