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牧民积极性 阿勒泰牲畜饲养量年增二十万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7
第4版()
专栏:

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牧民积极性
阿勒泰牲畜饲养量年增二十万头
本报讯 记者顾月忠报道: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业生产迈开了喜人的步伐,牛羊马驼四畜兴旺,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阿勒泰地区重新确定了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同时,在牧区普遍推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把畜群包给牧民,包产到户,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积极性。几年来,草原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各县兴修了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修建了许多配种站、药浴池、转运站和大量牲畜棚圈、牧工住房,河谷、沿山的冬牧场基本做到了畜有暖圈,人有住房。目前,全地区苜蓿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灌溉草场60万亩,自然打草场31万亩。
政策对头,措施有力,全地区牧业生产迈开了大步:1978年,各类牲畜最高饲养量为286万头,1981年增加到346万头,今年预计达到358万头,平均每年净增20万头以上。自留畜在逐年增多,1978年全地区自留畜不足30万头,到今年6月底,已发展到75万头,平均每户占18.7头。生产的发展,带来生活的逐步改善。1978年,全地区牧民人均收入109元,去年增加到173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