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热心传授农业技术 指导群众科学种田 小麦专家余松烈四下平原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7
第4版()
专栏:

热心传授农业技术 指导群众科学种田
小麦专家余松烈四下平原县
今年夏收季节,山东平原县传出振奋人心的丰收喜讯:全县33万亩小麦,单产达到589斤,比上年增加236斤,总产增加四成多,一季超额完成全年粮食征购任务。干部社员感慨地说,今年小麦丰收,固然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群众干劲大,巧用了黄河水;但是,余松烈教授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刻三下平原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加强科学管理也是个重要原因。
余松烈同志是山东农学院教授,著名的小麦专家。今年初,山东农学院和平原县协作进行棉花开发试验。这个县的广大干部群众也很想让余松烈教授对小麦生产给予科学指导。余教授听说这个要求,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今年正月初六,城乡还是一片欢度春节的浓厚气氛,余教授放弃了假期休息,行色匆匆地登上了北去的列车。抵达平原时,已是晚上六点多钟了,他不顾年老体弱,路途疲劳,当晚就召开座谈会,详细地了解小麦生长和管理情况,一直座谈到晚上十点多钟,又连夜赶写讲稿。第二天就给500多名县社干部和农技人员讲了麦田管理技术课。
去年秋种,平原县由于旱情重,水源缺,小麦种得比较晚,麦苗群体小,个体弱,长势差。开春后,干部群众对夺取今年小麦丰收信心不足。针对这些思想顾虑,余教授和大家一起分析有利条件,摆出去年秋种底肥足,今年可引黄河水灌溉等许多有利因素,指出只要早动手,争主动,这种局面一定能够扭转。同时,他还根据麦苗长势差,今春气温回升早等情况,对麦田管理提出了早划锄,早清棵,早追肥,早浇水等具体措施。平原县的干部群众采纳他的建议,经过一个来月的管理,全县小麦出现壮苗分蘖多,弱苗回升快的喜人景象。
4月初,正值小麦拔节的关键时刻,余教授二次来到平原。他到城关、王打卦、三唐、坊子等公社进行了多点调查,一连转了两天半。调查中发现,麦苗春季分蘖比例大,土壤严重缺磷。根据余教授的建议,全县对30万亩小麦增施了磷肥,25万多亩浇了二遍水,浇后普遍进行了划锄,从而加快了碱场地和中低产地块的苗情转化。
5月中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时期,平原县普降了一场大雨,雨后小麦出现了点片倒伏。就在这时候,余教授又趁着去济南参加会议,提前动身第三次来到了平原。5月13日,他到了城关、王村店、王打卦、林庄公社考察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这天上午,余教授来到林庄公社,碰见几个社员正在捆绑倒伏的麦子。他快步上前,一边查看倒伏的小麦,一边对社员说:“小麦倒伏情况不一,要分别对待:倒伏重的,可用竹竿轻轻地挑挑,帮其直立;倒伏轻的,会自动恢复。捆绑成把容易伤秸,影响生长,用竹竿挑挑就行了。”他的这些意见,县委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村,分别情况采取了措施。余教授还告诉县委负责同志说:“对小麦后期管理,要打破常规,浇好麦黄水,这是防止干热风,增加千粒重的关键所在。5月24日前后,这里连续刮了七天干热风,但由于浇了灌浆水和麦黄水,大大减轻了干热风危害。在特大干旱之年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年景。
最近,余教授又趁着学院放假之机第四次来到平原县,一面帮助总结今年小麦增产经验,一面帮助研究制定了今年秋季小麦播种的技术措施。 (据《大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