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有感于读者来信用笔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8
第5版()
专栏:读者推荐

有感于读者来信用笔名
我爱看贵报的《读者来信》专栏。每次报纸一来,我总要先翻翻有无读者来信,如有,就一条一条读下去。对那些尖锐泼辣、切中时弊的批评稿,尤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这些批评稿的署名大多数是“郑风”、“戴言”、“群声”、“为民”之类,一看便知,都是笔名。
对于笔名,我开始并不以为然,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越来越觉得作者用心之良苦了。有个县的领导同志翻了近三年的《湖北日报》,把有关这个县的读者来信剪贴成册。这样做,如果是为了改进工作,正是作者的希望。可惜,这位领导的目的是研究作者是谁?是不是恶意攻击?于是猜测:这个笔名是谁?那个作者是谁?并在一次大会上“点名”批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有力武器。但是,有的领导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对被批评的下属单位也往往是护短,以种种借口为之开脱;而对来信的作者却横挑鼻子竖挑眼,指责他们“捅漏子”、“泼冷水”,把他们搞得灰溜溜的。所以,不少人不敢向党报写信反映情况,即使写,也只好用笔名。由此可见,有些笔名是“逼”出来的。要是这些单位的领导真正做到闻过则喜,这些读者在给报社写信时,就会用自己的真名实姓了。贾 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