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巴巴多斯——加勒比海上的“珍珠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8
第6版()
专栏:资料

巴巴多斯——加勒比海上的“珍珠国”
巴巴多斯是加勒比海上一个美丽的珊瑚岛国,位于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的最东端。全岛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英语定为官方和通用语言。首都布里奇顿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包括市郊人口共约10万。
“巴巴多斯”葡萄牙文意为“有胡子的”。相传葡萄牙海员发现这个岛时,当地盛产多藤的无花果,样子象长了胡子似的,因而得名。在加勒比海上,有着十来个岛国,人们形容它们象一把珍珠一样撒落在海面上,最东面的一个国家就是巴巴多斯。地处热带的巴巴多斯,由于受到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全年平均温度在摄氏26度左右。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景使这个加勒比海上的“珍珠国”素享“西印度群岛疗养院”的盛誉,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巴巴多斯原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的居住地,16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300多年中,巴巴多斯人民为反抗殖民主义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816年广大黑人奴隶曾在南部举行武装暴动,1834年英国当局被迫废除奴隶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主义政党开始成立,巴巴多斯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进一步高涨。1962年,英国操纵的“西印度联邦”瓦解之后,巴巴多斯终于在1966年11月30日宣告独立。独立时,周恩来总理曾致电祝贺并宣布承认。
殖民主义者长达数百年的压榨和剥削,使巴巴多斯的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独立之后的巴巴多斯人民致力于改变单一经济,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并积极发展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的斗争中不断取得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巴巴多斯注意维护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支持不结盟运动,反对超级大国利用加勒比内部冲突来扩大它们的战争舞台。巴巴多斯是加勒比共同体创始国之一,并于1975年11月加入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77年5月30日,我国同巴巴多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0年6月,巴巴多斯前总理约翰·亚当斯曾率领政府代表团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1981年2月,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率领我国人大代表团对巴巴多斯进行过友好访问。 ·景宪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