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棋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9
第5版()
专栏:

人民的棋局
孙道临
“把这盘棋下下去!”当《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遭逢困难的时候,参加这部影片拍摄工作的日本朋友和我们这样相互激励。“等这盘棋下完了,再下另一局,要世世代代下下去!”在工作顺利时,我们又这样笑着说。
是的,这部影片的拍摄本身,就是中日两国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一盘友好合作的棋局。可是,又不仅如此,它是更大范围的两国人民的棋局。
在日本的两个月的拍摄工作给我留下大量美好的回忆。在风光如画的热海,著名的温泉饭店为拍摄“天圣战”场景提供了最好的房间和一切方便;摄取镰仓海滨场面时,只有几个工作人员的少年宫忙着为我们几十人烹饪了可口的午餐;在丹后,一对居民老夫妇把整洁的客室让出来供我们休憩和接待记者采访,还不断忙着照应茶水用具;在横滨港的海轮上,船长、轮机长打开他们自己的休息室,陪我们谈天,年青的厨师还笑吟吟端来了热腾腾的咖啡。……
日方美工师木村威夫先生很巧妙地利用了一座工厂的废墟,布置起战后日本的黑市。这是日本部分的戏的重点场景。在这里,约三百名业余演员扮演了其中的角色:摊贩、贫困的过客、伤兵、乞丐、妓女、赌徒和流氓……生动地勾勒出日本战后的嘈杂混乱景象,反映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在拍摄工作间歇中,他们走进来和我们攀谈,打手势不够用,就拉来翻译,然后,热情地和我们一起拍照,拿出准备好的精美纸张请我们题字留念。
战后上海街景是在上海乍浦桥及浙江中路等地拍摄的。那儿是市中心区的要道。为了再现当年气氛,并保证摄制工作进度,便暂时断绝了交通。附近的居民帮助维持现场秩序,并纷纷换上了旗袍、长褂和西装,扮成各式各样的行人。在拍摄期间,商店只能停止营业,为此减少的收入额当然是相当大的。
无锡是中国部分的戏的重点拍摄地。全市许多行业和单位都提供了人力和物资。那正是旅游旺季,为了接待和协助摄制组,外事和旅游部门真是竭尽了心力。为了把群众场面拍好,各剧团也出动了经常演主要角色的演员,来担任无声的角色。惠山泥人厂的老师傅亲来向黄宗英传授捏泥人技术;太湖的渔民大嫂前来辅导沈丹萍等摇船;况易山一家奔向游击区时,那个摇船的游击队员是由一位青年渔民扮演的,他出色的摇橹技术解决了难度甚大的行舟要求。
中方美工师晓浜同志选中了我们住地附近的两家民宅作为况易山家庭的实景,其中有一家还要根据影片的需要,进行多次拆损和破坏。对于房主来说,这当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然而他爽快地答应了,还说:“这所房子我不准备再用了,就这样保留下来,作为拍这部影片的纪念!” 这位退休工人,在拍摄工作进行时,一直在现场照拂着,需要什么道具和服装,马上给拿来。“对,阿明娘!东洋人(指侵略军)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在拍摄况家逃难时,他和邻居们指着宗英,这样笑着。他们向我们讲述当年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为,讲述他们这条巷子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大大增强了我在表演时的真情实感。……
这些事,一点都不惊天动地,他们很平常,是的,平常。但我觉得自己记述得还很不够。人民群众,爱好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人民群众就是这样默默地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部影片,他们和我们一起谴责侵略行为,他们和我们一起期望着两国人民能世世代代友好。这一点,永远不能从我记忆中抹去!这部影片是两国电影工作者友好精神的结晶,也是两国人民群众关于命运和未来的共同思考的结晶。
(刊头设计:吴 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