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老虎和熊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8-29
第5版()
专栏:

《老虎和熊的故事》
许淑娥
新疆歌剧团演出的独幕儿童话剧《老虎和熊的故事》,塑造了三个具有鲜明性格特色的维吾尔族少年:姐姐古丽斯坦,弟弟依不拉音,表弟约洛瓦斯。约洛瓦斯在维语中就是老虎的意思。他胆子大、爱劳动、不怕苦,可就是不爱动脑子、不爱学习;依不拉音绰号叫“眼镜博士”,他学习成绩优异,一心想当科学家,但只知死啃书本,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不爱体育锻炼,成了小书呆子;姐姐古丽斯坦是少先队的大队长,三好学生。她热情、诚挚、进取心强。她主张要用眼睛看别人,更要用镜子照自己,是一棵令人喜爱的茁壮幼苗。
故事发生在星期日,姐弟三人在爷爷的小木屋里相见。约洛瓦斯为了证明自己勇敢,莽撞地到山上抓来了一只小熊,正当他炫耀自己是英雄时,老黑熊跟踪而至。姐弟三人面对大黑熊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这场“恶战”中,他们表现了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也暴露了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三个维吾尔族少年儿童的性格冲突,小观众们懂得了不刻苦学习,不动脑子,有勇无智“就象没有翅膀的鹰”;不注意锻炼身体,象个跟不上群的淘汰羊。只顾自己不关心集体是不行的,在危难关头,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是大的。
这个戏通过三人性格的对比,跌宕起伏的情节,巧妙地把教育性、戏剧性、趣味性结合了起来。它没有抽象概念的说教,在充满儿童生活的乐趣中给孩子以启示。这是《老虎和熊的故事》的独到成功之处。(附图片)
话剧《老虎和熊的故事》剧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