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稳定粮棉价格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 中南区大量收购粮食棉花 注意组织私商购销收到显著效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6
第2版()
专栏:

  稳定粮棉价格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
中南区大量收购粮食棉花
注意组织私商购销收到显著效果
【新华社汉口十二日电】中南区国营粮食公司大量收购粮食,稳定了粮价,缩小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价。
今年中南区农作物普告丰收,新粮上市量比往年大增,粮价曾下落到季节性正常差价以下。湖南、广东诸省国营粮食公司的部分干部又顾虑新谷水分大,不易保管,不敢放手收购,新粮价格因而更趋下跌。广西、湖南两省粮产区谷价最低时每百市斤只售人民币二万多元,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价很大。九月以后,各地粮食公司开始加强收购工作,如南昌、广州、武汉等城市的国营粮食公司平均每日收购数量一般都占市场总成交量的百分之五十至七十五,长沙市国营粮食公司每日收购粮食由过去占市场总成交量的百分之三增加到百分之四十。同时,国营粮食公司又大力组织私商收购,扭转了粮价的跌势,并使其逐步回升。到本月初,全区粮价业已大体稳定。目前长沙、南昌、武汉等地的粮食市价都已超过国营公司的牌价;许多中小城镇的粮食市价也都从低于牌价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回升到接近牌价的水平。
与粮价稳定同时,各国营专业公司又组织了工业品下乡,城乡交流活跃,工农产品间的剪刀差价已渐趋短小。八月底如长沙市一件二十支棉纱换大米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一斤,一匹细布换大米四百六十二斤,芦盐每百斤换大米二百四十三斤,到九月二十八日二十支纱的比价已缩小到每件换大米九千三百五十七斤,细布每匹换大米三百六十七斤,芦盐每百斤换大米一百八十四斤。
为使粮价经常保持稳定,除国营粮食公司继续收购外,中南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并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发放贷款三千六百五十亿元,其中一部贷给私商,扶助其大量运销粮食;另一部贷给农民,使其不致因生产或生活急需而贱价卖粮。
【新华社汉口十三日电】中南区国营花纱布公司大力收购新棉。
据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农林部估计:今年中南区新棉总产量达三百五十七万余担,比去年增加三分之一。估计其中四分之三将被农民售出。国营花纱布公司为稳定棉价,保证纺织业的原料供应,自八月中旬新棉初上市起,即先后在河南灵宝、陕州、阌乡,湖北黄冈、武穴、及湖南常德、桃源、汉寿等产地,着手收购。随着新棉大量上市,中南全区各地花纱布公司九月份全月收购总数达到六万一千六百余担,完成了原订收购计划。
中南区国营花纱布公司在收购中注意了领导和组织私商购销。截至九月底止,汉口、长沙、郑州、沙市等地的私营棉商,都已建立了联购联销组织,发挥了私商的经营积极性,并减少了盲目的竞争。各地花纱布公司除直接收购外,并委托私商大量代购。
与购棉同时,中南各地花纱布公司配合其他国营专业公司组织了大量必需品供应农民。全区各地花纱布公司,九月份售出棉布二十六万一千九百八十余匹,棉纱一千七百八十八件。河南省粮食公司,仅九月上旬调往陕州、灵宝一带产棉区销售的粮食,即达五百多万斤,江西省百货公司并组织推销组下乡。为提高棉花品质,中南区花纱布公司在收购前曾训练了大批棉业技术人员协助收购工作,同时各地工商行政部门也开始加强了对少数习于作伪的棉商的教育。
中南区棉价在花纱布公司大力收购后,大体稳定;但由于粮价太低,各地棉价一般都超过棉粮正常比价。其次,地区差价也急待调整。中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现正进行调整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