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教育·人才·政策——访十二大代表周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03
第3版()
专栏:

教育·人才·政策
——访十二大代表周扬
 本报记者 丛林中 孟晓云
大家一坐下来,周扬同志就亲切地说:“谈什么问题呀?出个题吧。”
从1932年起,五十年来,周扬一直做领导文化、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说:“请您谈谈知识分子问题吧。”
周扬笑了:“这个问题可以谈三天三夜,从哪里谈起呢?”
从教育谈起。周扬说,联合国有一个教科文组织,把教育排在首位,是有道理的。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各类人才,靠谁去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呢?所以说,根本的问题是教育问题。
周扬早年留学日本。他说:“人们一提明治维新,就讲如何富国强兵,不过三四十年,打败了俄国和大清朝;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后,也不过三十来年,成为经济大国。为什么?有各种原因和因素,但是重要因素之一是重视教育。”
翻开历史,日本人是这样写的:“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增进一般民众的知识。要振兴近代工业,就要有推进这一事业的人。”日本明治末年,就学率已超过95%,“直到今天,人们到乡村旅行时仍然可以看到,小学校舍大多是村中最好的建筑物,这表明日本人对教育的尊重。”二次大战后,日本称之为“黑暗时期”,财政拮据,国家荒芜。但是,他们仍然认为:“要使日本复兴,除教育以外别无他途。”直到实现“奇迹般的经济发展”之后,日本人总结说:“不论是农业的技术革新也好,还是工业的技术革新也好,这种高水平的教育是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周扬和我们一道回顾了日本的历史以后,说:“不管日本教育的内容如何与我国不同,但普及了人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最近日本文部省公然篡改历史,把举世皆知的对我国的侵略,说成是什么 ‘进入’,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国以及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各国人民的抗议。这就可见国民教育的宗旨还是头等重要的。”
“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问题应该更加重视,也更有远见。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周扬接着说,“‘四人帮’批判‘知识就是力量’,是十分荒谬的。列宁说,‘知识,是劳动者争取解放的武器。’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化,建设两个文明。如果一个民族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甚至不认识字,不会写不会算,精神文明从何谈起呢?‘五讲四美’很需要提倡,但如果没有普及教育做基础,那就会事倍功半。日本的经验确有我们参考的地方。”
我国三十年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近几年,中央和地方都比较重视发展教育,挖掘财政潜力,增拨教育经费。但是总的说教育经费还是很低,在一些省市,以各种名义和手段挪用、克扣、挤占教育经费的事,也屡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周扬说:“应该调整物质和精神两种建设的关系。首先要有个恰当的比例。经济是基础,重经济建设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因此而轻视智力投资,没有长远眼光,就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建设。我们是一个大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应有个恰当的比例。”
周扬又说:“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手段。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表明了对知识的看法。如果以为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也照样搞革命和建设,这是一种对待知识分子,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的观点,是极端荒谬的。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在一个文盲还很多的国家里,实现四化是很难想象的。”
话题转到知识分子。这几年,报章杂志对知识分子有不少议论,诸如知识分子的现状,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对知识分子的安排等等。周扬认为,关键是制定一系列保护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和措施。首先要对知识分子现状有正确的估计。他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一个大政策。当然还要有各种具体的规定和办法。比如学位制,1958年聂荣臻同志就曾热心搞学位制,没有搞成功。现在,我们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今年给一批研究生授了博士、硕士学位,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我想,学位制不仅是学术制度的一个变革,也是干部制度的一个变革。用什么来衡量干部,选拔人才?德才兼备是一个总的要求,你还得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以往也谈德才兼备,有的人实际上以资历为主。学位就是衡量学识。选拔干部不能凭资格,更不能凭关系,而要凭学识。德是最重要的,就是革命化,所以排在干部队伍四化的首位,年轻化指年龄,知识化和专业化呢,就是讲的学识、经验、智慧和才能。”
最近有一个电视剧叫《奖金》,说的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搞发明创造得了奖,妻子正计划着如何用这笔钱。可是等到奖金发下来,中间七扣八扣,名为200元,到手的只剩下15元。周扬感慨地说:“这里就有个政策问题。政策要落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剧所反映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人看了有啼笑皆非之感。”
阳光泄进窗帏。周扬靠在沙发上想了想说:“还有一个大政策,就是双百方针。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哪里来?来自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积极性。对知识分子,也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化才有希望。而最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就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没有这一条,光靠奖金不行。”
 “您做了五十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您能谈谈有什么经验教训吗?”我们话一出口,又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有些唐突。
周扬没有介意。他眯起双眼向远处凝望着,然后轻轻地说:“我常想,为什么知识分子那么怀念周总理?他对知识分子既严格要求,又体贴入微,百般尊重和爱护。他在百忙中关注着一个又一个有成就的,有缺点的,有困难的,受挫折的各种各样知识分子,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在知识分子眼里,他既是可尊可敬的国家领导人,又是一个可以亲近可以信赖的朋友。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就有一个把积极性调动到什么方向去的问题。是调动到为名为利的个人主义的方向去,还是调动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去,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文化工作的方向。特别是文艺知识分子,他们很敏感,常常是一些很有才能的人。我们要爱护他们,注意他们才能发展的方向,使他们永远保持和人民的联系。”
围绕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周扬还讲了许多意见,限于篇幅,我们想把他的意见概要地表述如下:
第一,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为知识分子正名,平反冤假错案,吸收知识分子入党,提拔优秀分子到领导岗位,评定和晋升业务职称,建立学位制,改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目前,对待知识分子的“左”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还要继续花力气,做工作,清除这种影响。
第二,“左”的东西不能简单归结于哪一个人,我们老一点的同志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制定和执行了某些“左”的东西。我自己就有不少错误,不论是三十年代,还是建国以来,我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持批判态度。干革命总难免要犯错误,我们需要的不是忏悔,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三,时代在变化,不让它变是不可能的。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工作,我们只能加以引导,真正做到循循善诱,使之符合党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对于我们一时看不惯的东西,也要慎重对待,想一想是别人错了,还是自己保守了?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既要克服“左”的思想,又要反对自由化倾向,经常想一想,警惕自己,有好处。
我们要告辞了。周扬兴致勃勃地说:“‘十二大’有这么多知识分子代表参加,也是新的气象。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地位的提高,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象征,我是很高兴的。这也标志着我们党的事业大有希望。”(附图片)
十二大代表周扬同志。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