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水晶般的心灵——记刘伯承同志和孩子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06
第7版()
专栏:

水晶般的心灵
——记刘伯承同志和孩子们
曾克

抗日战争年代,我们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敌、伪、顽军重重封锁,华北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太行山根据地经受着敌人极端残酷的摧残。部队和群众的医药奇缺,经常连最普通的消毒药品酒精、硼酸、红汞、紫药水、治感冒的“APC”、治疟疾的“奎宁”都没有。救护所里能用盐水给伤员冲洗伤口,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弄到盐也需付出代价。伯承同志的眼睛,就经常忍受着盐水的蜇蚀。
可是,就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伯承将军,却一刻也没有忘怀过孩子们,这些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他想尽了办法。他嘱托活动在敌占区的武工队和地下工作者,不惜代价买来牛痘疫苗。每年春天,当太行山冰消雪化,敌人规律性的扫荡被粉碎之后,在群山披起春装,小叶杨闪亮着眼睛钻向天空,杨柳随风摇曳,山花烂漫的时刻,刘伯承师长总要选择一两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好日子,通知部队和驻村群众的儿童,集合到师部卫生处的院子里来种牛痘。他穿着一身洗得褪了色,肩头和膝盖都补了补丁的军装,一双半旧的圆口布鞋,但风纪齐正,绑腿打出人字形的花纹,比工艺美术家的图案还对称划一。他那庄严英俊的仪表里跳动着慈祥的心。他亲自嘱咐医生、卫生员要对种牛痘的工具严密消毒,还风趣地说:“千万不能以聋治一哑呵!孩子就是我们的明天哟!”
象听到紧急集合的战斗号令一样,爷爷奶奶领着孙子孙女,爸爸妈妈抱着婴儿,姐姐哥哥、姑姑姨姨牵着弟妹侄儿们,欢笑着挤满了院子,卫生员准备好了桌子,分几处让大家排好了队,开始工作起来。师长在各个桌子跟前监督着,有时亲自给孩子们解衣挽袖。娃娃们的小脸都洗得干干净净,显然是妈妈们做了准备,清漳河水不但洗去了他们的眼屎鼻涕,还使他们可爱的小脸蛋容光焕发。刘师长看到有些瘦弱的小胳膊,心里十分怜爱。他自语般地叮咛说:“孩子多么需要吃得好一点呵!这就要求我们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有的孩子哭了,他去帮助捉住他们踢蹬的手脚,慈母般地哄劝着:“勇敢才是好娃儿,不要哭,打败敌人,把糖果给你们吃。”孩子真象听懂了话,安静了下来,等到疫苗划进皮肤里,又笑了。
就这样,老师长看着每个孩子的刀口上的疫苗凉干了,穿好衣服、离开了院子,他也象打了一个小小的胜仗,会心地笑着,目送几代人的背影。他心灵里跳动着希望和自信:“中华民族不会亡,再有十年八年,这些娃娃们都会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健壮地拿起锄头和刀枪!”

解放战争初期,作为“四战之地、四战之军”的统帅,刘伯承司令员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转战黄河两岸,陇海铁路南北,执行“大踏步机动,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扩大了解放区,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刘伯承同志依然把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放在解放区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每到一地,他总是嘱咐军队和政府机关,不要占用学校房子宿营和办公,要给予学校开课以大力支持,而自己再忙也要抽空到驻地学校去听老师讲课和参观学生的作业成绩。
1947年元月初三那天,军邮快件送来了一周间的报纸。伯承同志打开报纸,被一篇短小的消息报道吸引住了。记者写道:“我在冀鲁豫的小张庄小学,看到几个小学生都在写‘刘伯承将军’五个字,正楷,写得满好。他们的许老师对我说:‘庄子上自从听到陇海路大捷以后,学生们都自动来问我刘伯承将军这几个字怎么写法,我给他们专门上了两堂写字课,现在都会写了。’接着,许老师又说:‘我校最近开了一个讲演会,两个学生讲得很是好。一个叫李广的小同学说:咱们解放区好象一堆米。蒋军象偷米吃的老鼠。刘司令把一些米放在老鼠笼里,不知死的老鼠还要来偷吃米,结果刘伯承司令把老鼠关在笼里了。现在已经关住了好几万老鼠……另一个叫许德福的小同学说:咱们解放区象一口大油缸。蒋军象偷油吃的老鼠。刘司令的战法是盖油缸。老鼠爬在油缸口上,伸长脖子偷油吃,刘伯承将军突然盖上了油缸,老鼠心一慌就掉到油缸里去了。整三师的赵锡田就是掉进油缸的大老鼠……’”
伯承同志读着这篇报道,哈哈大笑说:“好,好,米笼、油缸……好比喻,好大的笼子和油缸呵!几万老鼠都掉进去啦!哈哈!你们都来看呀!”
参谋、警通人员闻声跑了来,伯承同志把文章给大家看,人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司令员趁兴嘱咐秘书和参谋同志说:“要立即带信告诉那位许老师,不要光教学生写‘刘伯承将军’那五个字呵!要写‘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要让孩子们知道‘大笼子’、‘大油缸’就是人民群众!……”

1943年9月,伯承同志和夫人汪荣华同志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并准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时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在延安保育院。按常理,父母从前方到延安,总要马上去看望自己的儿女的。但伯承同志却不然,他一头栽到工作里: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汇报;把中央的指示转到前方;投入整风学习;为七大做准备等等,直到1945年6月11日七大闭幕,整整两年的时间,他不但很少去看孩子,同夫人也不多见面。在保育院的子女,一年以后才知道父母业已回延安。几次闹着要看爸爸。妈妈一再哄孩子,给他们许愿说:“等爸爸学习结束,开完会,一定接你们去玩几天。”孩子天天数着指头盼。
1945年8月初,远东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毛主席和党中央预见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大势已定,抗日战争胜利在即,但中国的前途还满布困难。蒋介石妄图消灭共产党的黑心未死,全党全军要准备新的、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来自各抗日根据地的将领,要迅速返回前线。刘伯承同志的心为七大和抗日的胜利形势所鼓舞,欢快到极点。这一天,他请理发员理了发,刮了胡子,还到延河里洗了个冷水澡,又和夫人沿着延河散了步,然后,对夫人说:“明天,该去看我们的女儿——华北他们了,这回刮了胡子,他们该不怕我扎小脸儿了。”
“那就把他们接回来住两天吧?”
“没问题,我有三天假,把两天都给他们,怎么样?可只有这两天哪!蒋介石已经叫阎锡山向我们杀来了。太行山在急等着我们!”然后转身对警卫员说:“答应给孩子们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一书包,早准备好了,汪阿姨还在每个子弹壳上套上一支小铅笔,送给大班小朋友每人一个。”警卫员回答着。
夜深了。几个月来伯承同志难得有一个和夫人共同度过的夜晚。他们久久地坐在窑洞门外,望着天空闪烁稀疏却又明亮的星光,听着远处传来轻柔的歌声:“延河水,长又长,弯弯曲曲到前方……”老将军的心又随着歌声飞回太行、漳河去了。他站起身,遥望杨家岭,一排窑洞的灯光还亮着,那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案头的烛光,他们每人都是一天两个工作日呵!为着尽快办完回前方的准备工作,他需要强迫自己按时作息。他和夫人走回窑洞,冲洗了“眼睛”,熄灯躺下来。
夏日的黎明还没有到来,隔壁窑洞里紧急的电话铃声却把将军叫醒了。他急忙披衣起床,以为是中央有什么紧急通知。警卫员跑进来,极力镇静着开了口:“报告首长,中央保育院打来电话,让你和汪阿姨快去一趟,华北她……”话没讲出口就停住了。
“怎么?华北她得急病了?”妈妈急于弄清情况。
“电话上叫你们马上就去,我去叫饲养员备马。”警卫员说完,转身就走。
伯承同志叫住了他说:“等天亮再去吧!免得惊醒了大家。”话刚一落,催促他们的电话又来了。
“可能是急病,别让老师、阿姨们着急了,咱们就去吧。”汪荣华同志说。
“那就走吧,用不着骑马。”
走进保育院,静悄悄的,孩子们还在梦中。只有值夜班的阿姨忙碌地巡视着,办公室却亮着灯光,在场的人们都被惊恐、焦灼的情绪笼罩着。
伯承将军夫妇迈进办公室,人们都站了起来,低下了头,手脚颤栗着。所长扑向将军夫妇,拉住他们的手,双腿几乎跪了下来,嘴唇抖动着说:“首长,所里今夜出了一件大事,我们有罪呵;我们麻痹大意,失去阶级警惕性,华北……她……她被敌人谋害了……”说完,所长和汪荣华同志差点儿昏倒了。在场的同志赶快上前搀扶他们。
身经百战,满身弹痕累累的将军虽然一时还没有弄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心里却象戳上了一刀,剧痛使他趔趄了一下,但他马上镇定下来,安慰所长说:“安定!安定!……孩子在哪儿?”
所长把伯承同志夫妇带到隔壁一个小窑洞里。一进门,老将军仅有的一只左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蒙着白被单的小床。他轻轻走到床边,好象平时孩子在午睡,他怕惊醒女儿的甜梦似的,悄悄凝视了片刻,而肝肠碎裂的妈妈,却控制不住自己,跑上去痛哭失声地扑倒在孩子身上。
面色惨白,双目紧闭,脸上呈现着由于突然的痛苦和恐吓而肌肉抽搐的小女孩,被妈妈泉水般的眼泪洒满了脸。妈妈呼喊着:“华北,好孩子,你睁开眼看看爸爸妈妈吧!……我们来迟了!……”
伯承将军在床的对侧俯下身去,用三十多年来使枪用炮,指挥千军万马打击中外反动派、保卫人民、保卫孩子的手,颤抖着去抚摸小女儿的脸,眼泪同样从他没有来得及带假眼球的右眼眶里流出来,打湿了女儿的白被单。
所长用低沉而又悲伤的声音,把孩子被害的经过向将军夫妇汇报说:“凶手在深更半夜窜进院来,迅速暗杀了华北,就悄悄逃遁了!这决不是普通人干的,肯定是有刻骨仇恨的敌人,有预谋,有串联的犯罪行为。我们一定要查清,为孩子报仇……”
听着这些话,做父母的更加万箭穿心,妈妈要揭开被单查看女儿的遗体,周围同志们怕她承受不住惨不忍睹的刺激,勉强地把她劝开了。
伯承同志一时没有说话,只见他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以非凡的忍耐克制着非凡的疼痛。全身的内衣立刻被汗水浸透了。他拉起被单把女儿盖好,重又返回所长办公室。现在他才对悲痛、愤恨、不安的人们说:“同志们,不要太为我们难过了。敌人以为暗杀我刘伯承的女儿,我就会五心不定对他们手软吗?!这是痴心妄想!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华北’不止是我们的女儿,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女儿,孩子的惨死是有贡献的。它要我们永远不能麻痹,不能忘记阶级斗争,‘要是敌人不投降,就坚决把他们彻底消灭!’”他停了一下又说:“今后,你们还要为革命的下一代操劳、辛苦。大家要认真地提高警惕!干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惨案,正象大家分析的一样,肯定是政治性的,敌人看到我们开了七大团结胜利的大会,抗战不久就会胜利,他们就用惨杀革命后代的计谋,搅乱军心民心。我们决不能中他们的计!这件事让保卫部门的同志们去清查处理,千万不要草木皆兵,随便怀疑自己的同志!只要大家严密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责任心,敌人跑不了。”
在座的人无不为将军爱憎分明的品德所感动,气氛慢慢松下来。稍稍做了些准备,警卫员叔叔亲自把孩子期待很久的礼物:“子弹壳铅笔”——抗日前线的战利品,放到华北手里。老将军和所里一些同志,把小女儿在延河之滨安葬了。伯承夫妇另外一个孩子,依然留在这个保育院里。没几天他们就整装起程返回太行前线,投入新的战斗。
在整个战争年代里,伯承同志夫妇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们,连警卫、通讯员们,伯承同志也不允许他们过多照顾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经常留守在后方,和一般干部的孩子一样,艰苦朴素,自立生活。他们最小的一个女儿一生下来,伯承同志就给她取名叫“密群”,勉励孩子长大要密切联系群众,学好本事为人民服务。
全国解放后,有一次伯承同志到北京开会。会后,他到东安市场去,准备给孩子买个玩具。市场里玩具琳琅满目,司令员转了很久,买个什么好呢?他和警卫员商量,提出三条原则:一要便宜,二要结实,三要好玩。最后他亲自挑选,花三角钱买了一个小铁喇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