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我们党和国家已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联系湖北实际谈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07
第3版()
专栏:

我们党和国家已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变
——联系湖北实际谈一点体会
陈丕显
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是一个很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报告第一部分从七个大的方面论述了我们党和国家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我们湖北省这几年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充分证明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从湖北省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全面地进行拨乱反正,这是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的最根本的转变。
近几年来,我们湖北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委做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8月,我们在全省大规模地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对端正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1978年底党的三中全会和1979年2月邓小平同志的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重申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几年我们省在工作中始终注意贯彻中央提出的这个指导思想,坚持正确地开展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大力纠正长时间形成的“左”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注意排除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我们体会,在指导思想上比较端正、比较明确,这是全省的各项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快进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中全会以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首先是狠抓了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干部政策,划清了重大是非界限,澄清了思想混乱,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了安定团结局面的发展。
拨乱反正还突出地表现在大力纠正过去经济工作指导上的“左”的错误。回顾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影响,总的说来,思想认识上是比较明确的,在实际工作中纠正过去“左”的错误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步骤也是稳妥的,每经过一段时间,工作都有比较显著的进展。1980年8月省委召开的三届十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关于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积极改革、搞活经济的问题,提出了十二条措施,这对清除经济工作中“左”的影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作,提出跳出大寨框框,扩大自留地、自留山,支持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这对清除“左”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
全省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这是一场伟大变革,因此始终有思想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是过去“左”倾错误的影响。一部分同志总是看不顺眼,甚至抵触,抵制。这些同志当中,大多数还是认识问题,而对待认识问题又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在推行责任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方向要明确,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工作要做细”;强调尊重群众的意愿,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强调不论哪一种责任制形式,只要是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正确处理社员、集体和国家三者关系,都应当加以肯定;强调克服“左”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注意防止出现和纠正放任自流、破坏集体财产的错误倾向。现在看来,发展是健康的、顺利的,总的是在稳步前进。到现在,全省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已经占总数的97%以上,其中包干到户责任制形式占大多数,而且还在扩大。大量的事实证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大包干以后,广大农民打心眼里高兴,社员的积极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农村形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有的社员说:“一年责任制,胜过十年‘大锅饭’。”有的社员在门上贴出对联,上联是“责任制符合民意”,下联是“大包干尤其优越”,横联是“党同民心”。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方面着重纠正“左”的错误,一方面也始终注意防止和克服右的倾向。对思想战线曾一度出现的企图摆脱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我们坚持原则,采取疏导的方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开展了实事求是的批评和必要的思想斗争,明确指出问题性质的严重性,强调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去年我们贯彻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的精神,分别召开了多次的小型座谈会和全省座谈会,进行了多次的个别交谈。看来,这方面的问题也解决得比较好。有错误思想的同志,认识了错误,心情也比较舒畅。
我们体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反对“左”的和右的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注意把这个原则把握好,坚持有什么倾向克服什么倾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指导任何工作,都要注意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做,本质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工作、党的事业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抓经济工作,根本地也是要把指导思想搞端正,这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全面正确地贯彻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体会,要始终注意处理好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调整和发展的关系。不能只抓一个方面,也不能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理解和贯彻调整方针,要使经济结构在前进中逐步趋于合理,使国民经济能够稳步地持续发展。
二是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有一个较好的速度,这对湖北来讲更应当是这样。国家把一些重点大型企业摆在湖北,湖北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应当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我们应尽的责任。速度和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讲效益,速度是虚假的;没有一定的速度,在总体上也不可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几年,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总的讲是有成效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三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我们体会,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核心问题是要从全局着眼,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兼顾国家、企业、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利益,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着重纠正长期以来统得过多过死、忽视生产单位和生产者利益的“左”的错误。实践证明,这是必要的、正确的。结果是调动了积极性,搞活了经济,发展了生产。当然也不能偏到另一方面去。如果损害国家和全局的利益,到头来也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及时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认真贯彻调整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始终注意坚持上述指导思想,因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农业,调整内部结构,坚持抗灾斗争,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夏粮达85亿斤以上,油菜籽588万担以上,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早稻82亿斤以上。如果9、10月份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工业,我们先后重点抓了能源、交通和轻纺的发展,以及重工业的调整,在工交战线接连打了几个大的战役。总的是:抓电促轻,以轻促重,以重扶轻。1981年底同1976年底比较,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由64.97万千瓦(1975年)发展到140.31万千瓦,发电量由75.50亿度发展到137.16亿度。同时还新架设了5,794公里长的输变电线路。其中,包括长达396公里的全国第一条50万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新建变电站的新增容量为512.1万千伏安。在改善交通运输上,除了继续加强公路建设,在1978年,我们下决心一次给山区地县提供了1,500辆汽车;去年又用二汽的5,000辆“东风”车更新了老旧车。去年突出抓了轻纺,抓产品质量、品种,抓适销对路,轻纺工业产值由1976年的54.89亿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到去年的127.91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去年一年就增长20.31亿元。同时,也注意了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二汽和武钢解决生产上的几个难关,打开了产品销路。1976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是110.38亿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去年达246.53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1978年到1980年,每年平均递增18%以上。去年尽管在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遇到了严重困难,仍然增长了10%。财政收入,去年完成36.5亿元,比1980年增长7.4%,同时完成了中央财政借款4.67亿元和购买国库券1.4亿元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