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普通人”的风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0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普通人”的风格
聂定华
共产党员、长航武汉分局最佳服务员陈巧姑,以船为家,常常忘掉了自己那个温暖和睦的小家。但是,当一些病弱旅客到港后无人迎接,或者因为转换车船而无落脚处时,她却会一下子想到自己的家——让旅客到家稍事休息。于是她的家便常常成为旅客的休息室、候车候船室、联络站和行李寄存处。她的父亲、丈夫对此不仅不埋怨、责难,反而同巧姑一样视旅客如亲人,总是乐呵呵地加以接待。为了支持巧姑的工作,丈夫还把许多家务事默默地承担了下来。她的婆母和妹妹,也主动承担了照顾她孩子的任务,为她解除后顾之忧。巧姑的事业,成了全家人的事业;巧姑的光荣,成为全家人的光荣。
鼓励、支持先进,这是思想境界高尚的表现。艾思奇同志在《大众哲学》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听说从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自己的主张而勇敢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就认为这是古往今来的大事体。其实,若要到普通的世俗人中找一找,那么与苏格拉底类似的事情正不知有若干千万,不过那些普通人并不是专门的哲学家,他们只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巧姑和她的亲人们正是这样的“普通人”。从这些“普通人”的身上,却使人看到了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的闪光。
由于十年动乱,先进与落后的地位来了一个颠倒,先进不香,先进难当。时至今日,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打击、讥讽先进模范人物的现象还不时发生。另外,先进模范人物因为“冒尖”,工作要带头,担子要多挑,考虑工作和他人多,照顾小家势必少。这些矛盾冲突必定要反映到家庭这个社会“细胞”里来。当先进不易,鼓励、支持先进同样不易。作为先进模范人物的亲人,是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还是埋怨、责难、反对,是很需要一点风格和勇气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