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东北梅河口站张万顺调车组 首创千天无事故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7
第2版()
专栏:

  东北梅河口站张万顺调车组
首创千天无事故纪录
【本报梅河口讯】本报通讯员赵宗藩、高殿英报道:东北梅河口车站张万顺调车组,创造了千天无事故的最高纪录。梅河口车站是辽东铁路运输咽喉,是吉林铁路局管内运输作业最忙的车站。一九四九年以来,每天平均运送一千辆车左右,该站有六个调车组,张万顺调车组是该站调车组的骨干,该组从一九四八年一月到一九五○年九月,光荣达成千天无事故,顺利完成了九三三二列列车的调车任务。该组调车一四九、九二八辆,安全作业七四、三六二钩,防止了大小事故五三件。在铁牛运动中起了重大作用。
该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第一,是因为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一九五○年三月梅河口车站开始实行新调车法的时候,张万顺首先保证学好新调车法,并向各组进行挑战。全组在规定学习时间外,有空就学习新调车法,在三月二十七日试行新调车法时,张万顺调车组编成一列车,由规定的三十六分钟缩短到二十六分钟。在该组影响下,打破了个别调车员的保守思想,使停站时间由十小时缩短到七点五小时以下。第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张万顺说:“不执行规章制度,就要发生事故。”个别调车员认为:不违章调车就得晚点,但张万顺调车组坚持规章,并未晚点。第三,建立两种新制度:(一)确认互检制。过去个别连结员各干各的,互不连系。甚至坐在车上偷懒。张万顺研究并建立了“确认互检制”,一号连结员去查车摘风管,二号连结员去检查是否正确,然后再给号志挂走,使调车组人员成为一个密切的联动体,在消灭事故上起了重大作用。(二)暗号分工制:张万顺发现过去的“呼唤应答”不明确,有的人距离十多辆车时就喊,有时距离两辆车才喊,使调车员有时弄不清楚,很容易发生事故。张万顺想出了这个制度,规定固定位置,距离五辆喊第一次;距离三辆喊第二次,调车员听见喊第二次,即停下慢慢去连结。距离一辆再喊最后一次,并在喊的同时向调车员打手势,表示距离辆数。自实行这个办法后,不仅消灭了冲突大事故,连大的冲突声音都没有过。
张万顺善于团结全体工友,钻研出许多克服事故的办法,使他们创造了千日无事故的纪录。最近张万顺调车组全体工友,又共同拟出新的工作计划,争取在明年“五一”创造一千二百天无事故的纪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