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荷兰大选后的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1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荷兰大选后的局势
林军 姚立
9月8日,荷兰提前进行了议会选举。结果在下院的150个议席中,工党获得47席,比上次大选增加了3席,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但仍未达到去年5月大选前53席的水平。基督教民主联盟获得45席,比上次大选减少3席。自由党力量有了不小的发展,从原来的26席增加到36席。民主党(66)席位减少得最多,从17席减为6席。其余席位为各小党所分得。按惯例,最大的政党是执政的联合政府的首要成员,并可能出任首相,因此工党有希望出面组阁。但是如果基民盟和自由党决定联合组阁,将会超过工党的绝对多数,出现一个“中右”政府,使荷兰政坛重新回到1977—1981年的格局。这样荷兰大选后的政局出现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各个党派围绕组阁问题将展开激烈的争夺。
去年5月荷兰刚刚进行过议会选举,下次大选本应在四年后进行。但是由于上次选举后由基民盟、工党和民主党(66)联合组成的所谓“中间偏左”政府内部,在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内阁几次发生危机,到今年5月终于导致6名工党大臣退出政府,三党联盟于是垮台。当时荷兰女王责成首相范阿赫特再次组阁,并要求他准备在9月份提前进行大选。随后,范阿赫特组成了基民盟和民主党(66)的少数派政府,直到9月举行大选。
一年多来荷兰政局不稳,“内阁危机”迭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各政党在两个问题上的矛盾造成的。
首先是经济问题。近两年来,西欧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荷兰经济也面临着严重困难。目前失业率高达12%以上,失业人数已超过54万,创战后最高纪录;财政赤字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面对这种情况,基民盟和工党曾提出了两种互相对立的解决方案。前者主张削减政府开支,限制增加工资以减少财政赤字;后者则要求增加开支,以创造就业机会,重点在缓和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分歧集中反映在制定1982—1983年度预算计划上。两党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致使预算计划搁浅,首相范阿赫特表示拟于9月21日再次向议会提出。
第二,是关于在荷兰部署北约核导弹问题。按照1979年的北约“双重决议”,在荷兰本土应部署48枚巡航导弹。这个计划在荷兰国内遇到强大阻力。当时荷兰政府虽曾原则上表示支持,但对是否同意在荷兰本土部署巡航导弹并未作出决定。1981年9月经上届政府中的三党磋商达成协议,问题将留交未来的政府考虑。近年来,随着西欧反对核导弹和平运动的高涨,荷兰国内群众要求停止部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去年11月,大约35万人举行了荷兰战后最大的一次示威游行,反对在欧洲(包括荷兰)部署核导弹的计划。在这样的压力下,各政党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突出。此次大选活动中,一些反核组织不断举行示威游行,号召投票支持反对核导弹的党派。范阿赫特首相在进行竞选活动时曾表示,政府必须在明年就是否部署北约武器作出决定。这对即将上台的政府将是一个考验。
对于荷兰大选后的政治趋势,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如果由基民盟和自由党联合组阁,荷兰新政府将会实行“更强硬的经济政策”,例如减少社会福利费用,削减财政开支。这样,上届政府中基民盟和民主党(66)拟定的有争议的削减120亿盾(合45亿美元)的1982—1983年度预算计划将可能实现。同时这两个政党还将会提请议会通过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的决议。如果工党组阁,新政府将会采取措施增加开支,反对部署导弹。总之,不管哪个政党上台,都将面临着这些棘手的问题,而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要找到缓和严重失业和巨额赤字的方法,决非易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