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雏凤清于老凤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2
第3版()
专栏:

“雏凤清于老凤声”
叶剑英同志在中共十二大的讲话中,引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雏凤清于老凤声”,说明后来者居上,年轻的会超过年老的这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李商隐的诗是二首绝句,全文是: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
别时冬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
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离京赴任,他的朋友韩瞻的儿子韩偓,年仅十岁,即席赋诗相送。韩偓面对残烛冷灰,触动离情别绪,写下了感情深挚的诗章。李商隐称赞韩偓诗思敏捷,才华出众,是前途未可限量的“雏凤”。“雏凤”鸣声清亮,比“老凤”更为悦耳动听。
李商隐是中国唐代的杰出诗人。他写作上面诗篇时,在当时诗坛上已是“声名佳句在”了。但是,对于初露头角的少年诗人,他却推崇备至,大加赞赏。李商隐在诗后加了注脚,写道:“沈东阳约尝谓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他把韩偓比作自幼即负盛名的南朝诗人何逊,而把自己比作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这种器重后生、奖掖青年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新闻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