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十二大代表王林谈机构改革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2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
——十二大代表王林谈机构改革问题
新华社记者 曲建崇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的当天晚上,水电部党组成员、顾问王林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谈了水电部的机构改革问题。他表示完全赞同胡耀邦同志报告中关于机构改革是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政治保证的论断,表示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这项工作,把水电部的机构改革工作继续进行到底。
王林原为电力部副部长,水利、电力两部进行机构改革时,他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他谈到水利部和电力部机构改革前后情况时,对机构改革的效果赞不绝口。
王林说,实行改革只有半年多,变化最大的是人少了,班子精干了,工作效率比过去高了,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的时间多了。过去两个部的部长、副部长有26个之多,办一件事商量来商量去很难一致;一件公文,光传阅划圈圈也得花几天时间。现在正副部长只有4个人,有些事,几个人碰头一商量,很快就统一了认识,马上可以定案付诸实施。一些重大问题,经党组讨论,能解决的也很快作出决定,然后按分工分头去办,工作效率当然比过去高多了。二是领导干部比过去深入了。说来也怪,过去人多反而下不去,现在人少了,可是下去调查研究的时间却比过去还多。三是两部合并后扯皮现象大为减少。过去两个部很多事从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各执一端,互相扯皮,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因为闹矛盾、扯皮,往往要“打官司”,提请国务院裁决,增加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负担。现在两部合并后,看问题有了全局观点,各自的片面性都在减少。水、电两部分立时经常出现的矛盾,现在有的虽然还存在,但比过去要好得多。如潘家口、丹江口水电厂向电网送电的电价,三门峡水电站水库维护基金等问题,过去很难处理,现在通过协商很快得到了解决。过去两个部对小水电建设问题分歧很大,现在也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认为电力建设应该大中小结合,在电网送不到电的地方还应发展小水电。四是改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两部合并以后,明确了水利电力部的任务和职责,制订了改革机关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各级责任制。现在大家办事、处理问题都有紧迫感,文件周转快了,办事效率高了。如召开第四次全国水土保持会议的通知,牵涉到计委、经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等部委,按过去惯例,公文会签至少要一个星期,这次在各部委的共同协作下,只用一个下午就会签下发。又如水利电力直属生产企业实行全额利润留成办法和分配比例,从开完会议、文件起草修改、六个单位会签到发出只用了几天时间,要是过去,没有一周、半月时间是办不成的。
王林说,当然,这些变化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中央关于机构改革这一英明决策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王林说,水利电力部机构改革进行得如此顺利,出乎我们意料。究其原因,一是党中央这一决策深得人心、合乎民意;二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亲自作动员,向大家讲清了意义;三是一批长期经受革命锻炼的老同志带了头。他们以大局、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地位,甘心情愿让出自己的位子,热情地支持中青年干部上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是我们改革进行得顺利的很重要的一条原因。他思考着说,当然,改革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阻力和困难。比如,在改革之初,有的人对强调班子要年轻化想不通,他们认为领导班子应当是老中青相结合,而不应该只是突出年轻化。老中青相结合当然是对的,问题是过去我们不少班子并没有作到老中青结合,而是老老老、老老中,班子老化现象极为严重,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事业就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形下,党中央强调班子不仅要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而且要年轻化,这就极为重要。还有的人认为,中青年干部缺乏领导经验,压不住台,不放心,等等。其实这种认识也不是辩证的。实践长才干,你不把他放在部长、副部长的岗位上,当然谈不到他会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王林说,这些都是认识上的问题,一经讲清道理,很快就解决了。现在看来,水利电力部新的领导班子年轻,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很有朝气,比过去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
夜已深了,王林同志还兴致很高。我们起身告辞的时候,他说,水电部的机构改革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把这一工作彻底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