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业精于勤——中国留学生在英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4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业精于勤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
本报记者 许庆美
英国东部诺里季市的约翰·莫尼斯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展览栏里,醒目地陈列着中国女研究生黄斌的研究成果照片。约翰·莫尼斯研究所在遗传学的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黄斌今年二十五岁,1979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派来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记者在伦敦和黄斌见面时,见她是个身体纤弱的姑娘,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中国姑娘却做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黄斌的专业方向是“花药培养工作中花粉胚胎发育的研究”。所谓花药培养,就是使植物花粉不断分裂,长成一种名为“愈伤组织”的多细胞团。培养100个大麦花药,平均只有10个花药能产生“愈伤组织”。这就是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仅达10%。再经培养,从“愈伤组织”中产生的单倍体植株,更是寥寥无几。可是黄斌在英国著名科学家森德兰博士的指导下,和另一名中国进修人员许智宏合作,分析了诱导“愈伤组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多次对比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比较理想的方法,使“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提高到90%以上。对于这一成果,英国同行们都感到惊讶。去年6月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国际大麦遗传学会议”上,这一科研成果受到不少著名学者的重视和赞赏。
黄斌做出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1978年9月她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一年就来到了英国。她阅读的文献资料不多,也可以说没有经过严格实验训练。来到英国后,面对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困难之多是可以想象的。但她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她对记者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争光,给中国人争气。”这一强烈愿望激励着她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花粉胚胎发育的整个变化过程,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电镜切片从取材到观察,多达十几个、二十个步骤,稍有疏忽,就拍不到满意的照片。其中一个步骤是要修出不到一平方毫米的梯形刀面,并在这一基础上做超薄切片。由于切片材料软硬程度不同,而切片又那么小,即使在显微镜下操作,也很难切好,黄斌一次切不成功,再切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坚持不懈地干,现在她终于能熟练地做出超薄切片了。
黄斌已经拍了近2,000张照片,这一叠照片清楚地记录下了花粉细胞的变化,也是她日日夜夜辛勤工作的记录。
有一段时间她连续发低烧,加上长期劳累,做电镜切片时拿不稳刀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顽强地工作着。正是由于这样不辞辛劳地努力和坚强的毅力,使这位新中国的大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优异的成果。导师和同行都称赞她是“一心一意把全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
中国在英国的研究生中,象黄斌那样的刻苦钻研的还不止一个。李醒夫是一名学有所成者。这位今年三十七岁的科学工作者,1967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青海搞地质勘探工作。后来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1979年10月被选派来英留学。
李醒夫告诉我们,他初来英国时,困难重重,一是十年前学到的知识已经陈旧,二是国外的新设备、新仪器,他都没有见过,三是英语差,上课听不懂。我们问他:“你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他简洁明了地回答:“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学。”在那段时间里,同事们9点半上班,他7点钟就到实验室,开动仪器做试验。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听课,还常常参加学术讨论会旁听,争取尽快地更新知识。晚上同事们下班后,他继续留在实验室,拿起仪器说明书,逐句逐章地阅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他就是这样“笨鸟先飞”。经过半年左右的勤学苦练,在博士资格的预试中,他的成绩超过了英国一等生的标准,于是他就跳过读硕士学位的阶段,直接进入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
李醒夫在英国导师巴格纳尔教授指导下,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锕系元素化学的研究工作。这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国际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他告诉我们,当时他面临两种抉择,一是照猫画虎的学,可是过了几年,西方发展了,自己还是落在后面;另一是力争进入这一科学领域的最前沿,使自己也成为这一领域的推动力之一。他决心走后面一条路。
一年多来,他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巴格纳尔教授共同提出了一个化合物结构的新模型。根据这种圆锥堆积模型,他不仅解释了西方化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锕系元素铬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许多独特的化学现象,并且根据预测,合成了30多种新的、稳定的化合物,其中有些在过去被认为是反常的化合物。李醒夫在总结、修改和完善这一模型的过程中,又预测到更多的、新的化学现象。
对李醒夫这一创新的研究成果,巴格纳尔教授称赞说:“他的工作是中国的骄傲,这样的人材难得。”今年8月10日,李醒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主持答辩的勃雷特利教授宣布,他对李醒夫的论文非常满意,并且评价说:“你提出的模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你自己在论文中所作的评价。”李醒夫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比通常情况至少提前了半年以上。
“勤奋、好学、刻苦”,这是英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留学人员的普遍评价。黄斌和李醒夫的事迹,仅仅是其中两个事例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