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山西偏关县委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生活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5
第3版()
专栏: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
——山西偏关县委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生活纪事
倾听农民的意见
那还是1980年的事,地处晋西北山区的偏关县的生产责任制怎么搞?众说纷纭。为统一认识,县委常委连续开了几次会议,决定先下去听听农民的意见。会后,十个常委分头带领调查组,深入到各个生产队,听取社员、干部的意见。
县委书记李枝荣先后三次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步行近800里,考察了42个生产队。每到一地,他总是从社员家的米瓮、面缸,到牲口的膘情、鞍驮,一一察看。他吃、住在社员家,与社员促膝交谈。
爽直的农民看到县委领导态度如此诚挚,便毫无顾忌地倾诉了过去“统一混工,共同贫穷”的苦处和实行有真正自主权的责任制的愿望。常委们深切地感到农民的要求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1981年3月,中央下达了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县委立即作出决定:责任制形式,由农民自己讨论决定。全县大部分生产队选择了“双包”的形式。县委还解决了实行“双包”后产生的新问题。这一年偏关县遇到了罕见的大旱,由于“双包”责任制实行后,广大农民精耕细作,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由于有关部门的工作没跟上去,致使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出现了烧煤难、买化肥难。县委几次组织县直各部门的车辆、人力为山区农民送煤、送肥。去年腊月,县委书记李枝荣、副书记张世全、陈秉民等,亲自带领运输队顶风冒雪,为150多个村庄送煤800多吨。山区群众激动地说:“县委领导真是雪里送炭啦!”男女老少自动出来,扫雪清路,夹道欢迎运输队。去年以来,县委还组织车辆为农民送化肥3,000多吨。从今年开始,县委责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定点、定量、定时为农民送煤、送化肥。
去年,旱象严重,山区群众吃水难。有的山庄的社员要到二三十里以外去挑水。县委知道后,立即组织车辆,多次为山区社员送水,帮助他们度过了严重干旱。
有一次,县委书记李枝荣在陈家营大队遇上县剧团在这里演出。晚上,他特地到戏场了解社员的意见和要求。社员们对并不纯熟的表演看得那样津津有味,引起了他的深思——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迫切需要精神食粮。回县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切实加强了县里的文化工作。
支持群众正义的呼声
近几年来,偏关县一些干部的不正之风相当严重,引起了群众的义愤,群众纷纷投书县委揭发。
1979年,城关公社的六名党委成员,大兴土木,修建私房。他们利用职权无偿或廉价使用一些部门的车辆和物资,随意调用分管系统的人员为自己服务。问题反映上来后,县委立即派工作组前去查处。公社某些领导人却百般刁难,硬是将县委工作组顶了回来。县委常委为此专门开会讨论。许多常委气愤地说:“封建社会的清官还能惩治一些贪官污吏,难道我们共产党的县委能够容忍自己的干部胡作非为吗?我们坚决支持正义的呼声,刹住各种歪风邪气!”
会后,李枝荣亲自带领工作组到城关公社处理此事,那些态度恶劣的公社干部才承认了错误,退赔了九千元。县委决定解除了这个公社书记和主任的职务。
对城关公社问题的处理,在全县反响很大。更多的揭发材料反映到了县委。为彻底解决干部盖私房占便宜的问题,县委于今年初成立了有十几名副局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办公室,要求全力以赴,限期处理完毕。现在,全县干部中盖私房占便宜的问题已清理。其中领导干部14人,占便宜8,873元,已全部清退,6个人还受到党纪处分。
县委还根据群众的意见,坚决清退了全县各部门私招乱用的140多人。通过处理这几件事,县委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很大提高。大家赞扬说:“县委真是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
(山西省委《支部建设》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