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各级干部都有责任整顿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8
第1版()
专栏:社论

  各级干部都有责任整顿作风
近几个月来的整风经验证明,整风应由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党员到一般党员、由上级到下级,重点放在各级负责领导工作的干部党员身上;对于一般党员和非党干部,则应根据不同对象去组织和领导他们参加整风学习和工作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整风正确地贯彻下去,深入与巩固整风的成果;反之就会引起许多混乱,甚至发生错误。目前大部地区的整风运动,正向党的和政府的各部门及县以下各级组织深入进行,因此,已有的这个经验是应该加以重视的。
已经进行整风的地方或单位,有些领导干部不积极带头检查工作,这是不对的。因为愈是负责的干部对于革命工作愈要负重要责任。这些同志不同于一般干部党员,他们是掌握着党和人民政府各种政策的枢纽。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密切关系着千百万群众的利益。假如他们掌握政策稍有偏差,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领导干部不但要整风,而且要先整风。只有把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整好了,才能正确地整顿中下级干部的作风。
但是,有些中级干部党员认为整风要“中间不动两头动”;或者说“上有官僚主义,下有命令主义,自己既不负主要责任,又不接近广大群众,没有什么风可整”,这也是不对的。这样看待整风的同志,除了有一部分是有意识地逃避整风,应加以严厉批评以外,多半是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认识不清楚,把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看成是单纯“技术性”和“不实际”的工作。他们不了解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如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汇报情况、起草文件、传达决议等,都是领导与群众结合、政策与实际结合的极重要的工作。有许多机关,“公文旅行”的现象严重存在,也往往是由于中级干部未能积极尽职的结果。在检查工作中不但已经发现不少中级干部的作风有官僚主义倾向,而且也有命令主义倾向。如处理机关日常事务中,他们对于所领导的下级,不进行解释,只靠命令行事,下级干部对他们的意见也很多。这能够说是“无风可整”吗?
至于说“一切是上级负责”,这同样不能成为下级干部党员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我们的党和人民政府的各种政策,都是通过下级干部党员贯彻到群众中去的;党和政府又经过他们来集中群众的意见,作为决定政策的根据。下级干部和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因此,下级干部党员工作作风中的错误倾向如不整顿,如果不把具体执行政策的基层干部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水平提高一步,那么,要改进工作就是不可能的。目前各地党委注意与加强对区乡干部整风的领导,深入基层检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整顿了高级干部和中级干部的作风,又整顿了下级干部党员的作风;检查了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又检查了基层的工作,才能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起来。
当然,无重点地一切都整,特别是对一般新党员的整风也要求得和老党员一样,也是不对的。对于一般新党员,只应该领导他们进行整风学习。因为这些同志政治水平还很低,对于他们不应要求过高。但他们在整风中也要努力使自己更多地懂得党的基本原则,从思想上建立起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忠心为人民服务,严防脱离群众。学校、工厂和农村支部中的共产党员都应该进行适当的整风学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工作检讨也是可以的,但要严防形式主义的倾向。
不分党内党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整风方式一定要纠正。非共产党员干部,作为服务于人民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或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员,只有在真正自愿的情形下才可以接受他们参加整风。至于邀请他们列席党员的检讨会,向党员提出批评,或者与他们共同进行检查某种共同的工作,当然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一方面做得好坏的关键是在于共产党员干部能否虚心接受他们的正确意见,更多地取得党外朋友的帮助,达到进一步团结和改进工作的目的。任何超过共同纲领的标准,而以共产党党章的尺度去衡量党外合作者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