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朝鲜民族工业阔步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6
第6版()
专栏:

朝鲜民族工业阔步前进
徐宝康
今年是朝鲜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七年计划(1978—1984)的第五年。这个计划完成之时,朝鲜工农业生产将达到:电560亿—600亿度、煤7,000万—8,000万吨、钢740万—800万吨、有色金属100万吨、机床5万台、化肥 500万吨、水泥1,200万—1,300万吨、纺织品8亿米、水产品350万吨、粮食1,000万吨。
为早日实现以上宏伟目标,朝鲜人民在金日成主席和劳动党的领导下,高举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旗帜,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不断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不久前,朝鲜工业战线传来了令人鼓舞的新喜讯。今年上半年超额5%完成了工业总产值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17%。
近年来,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在发展民族工业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果。
去年,朝鲜为适应工业发展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了原有的工业领导机构,把大批从中央有关各部、委精简出来的干部充实到地方上去,并在各个道和直辖市成立经济指导委员会。这样做有以下好处:可使国家对工业的领导接近生产现场,组织和指挥生产更加科学;把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地方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加强各道、市党委的责任,促使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密切联系。一年来,由于中央各部、委和道、市经济指导委员会分工明确,互相通气,不仅在克服主观主义、避免官僚主义上收效显著,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干部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促使工业生产不断发展。
劳动党“六大”以后,各工厂、企业纷纷组织“四·一五”技术革新突击队,广大科技人员同工人紧密结合,技术革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大安重型机械综合工厂,仅去年就有1,600多项技术革新方案用于生产。黄海钢铁联合企业已实现1,120项技术革新方案,大大提高了国产原料的采用程度和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的现代化水平。去年春天,朝鲜铁路部门为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由于采用了新的架线法,不仅提前完成原定铁路电气化任务,而且节约了4,600多万度电。
朝鲜普遍推行了日生产和月财务总结制。这就是以作业班为单位,对每天每个工人的产品产量和质量、劳动生产率、原材料消耗和设备利用率等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群众性的总结。然后折成分数,记录在案,财务每月总结一次。各项指标完成得好的,可得到表扬和适当物质奖励,工作情况不好的则受批评,还要扣工资。由于贯彻按劳分配、赏罚分明等原则,不仅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而且逐步改变了企业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下命令、压任务的官僚主义作风。朝鲜《劳动新闻》指出,这是使广大劳动者积极参加经济管理和国家生活,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十分重视把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岗位。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已基本充实到各工矿企业的领导班子中。为克服在职管理人员知识和经验“老化”、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倾向,朝鲜还每隔四至五年,组织高级干部参加轮训或进修。
上述这些体制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正日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促进了朝鲜的工业生产在自立的民族经济基础上阔步前进。(附图片)
朝鲜咸兴毛纺织厂的女工积极生产优质毛纺产品,供应市场。
朝中社供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