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阅读
  • 0回复

朝中友谊代代传——访平壤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毛泽东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7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朝中友谊代代传
——访平壤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毛泽东班”
新华社记者 李突 千麟基
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同志到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前夕,我们走访了平壤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毛泽东班”。
这所学校是1958年4月建立的。建校第二年6月就同北京市第五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分别命名了“毛泽东班”和“金日成班”。
从建校初期一直担任校长的李贞淑和“毛泽东班”班主任金英姬等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和“毛泽东班”的情况。
李贞淑一见面就对我们说,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以及尊敬的周恩来同志缔造和培育的。接着,她谈了这所学校和北京五中的友好关系。她说,她和学校好几位老师访问过中国。同样,几乎每年都有中国的代表团访问他们学校。两国人民、两所学校相互来往,加强联系,起到了互相鼓舞,增进友谊的作用。
校长和班主任带领我们来到“毛泽东班”。从挂有朝文“毛泽东班”匾额的教室门口一进去,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都热烈鼓掌,表示欢迎。我们看到30多名身着整齐校服的男女学生,个个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教室里窗明几净,教室里挂着几面中国代表团赠送的锦旗,墙上贴有介绍中国情况的图片。
命名“毛泽东班”的是医学科三年级。班主任金英姬说,班里的学生特别关心中国的情况,他们都喜欢阅读朝鲜报纸上刊登的中国的消息。在学校接待室里,我们同“毛泽东班”的几名学生代表攀谈起来。当谈到中国当前的大事时,20岁的女班长郑今玉说,中国现在最大的事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表示衷心祝贺。
“毛泽东班”的同学非常关心北京五中的师生们。班里社劳青委员长宋天福代表他们全班同学,要求我们转达“毛泽东班”同学对北京市第五中学“金日成班”老师和同学的问候,并希望了解“金日成班”同学各方面的进步情况。班长郑今玉希望两所友好学校和两个友好班的同学展开竞赛,学出好成绩。说话有点腼腆的女学生朱乙男希望“金日成班”和“毛泽东班”都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这所学校是专门培养中级医务人员的,现有90多位教职员和900多名学生,其中女学生占60%。学生分普通班、夜班和函授班。学校有24个实验室和实习室,还有一座小制药厂。据校长介绍,他们学校已荣获“千里马学校”和“双重千里马学校”称号。这位为国家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的女校长尽管已年过半百,但仍旧热情满怀,决心为把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革命世界观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人,为使学校获得“三大革命红旗”称号而进一步努力。
李贞淑介绍说,二十四年来,学校共有6,000多名毕业生,不少人担任了合作农场诊疗所所长或郊区农村医院院长。从这个学校毕业的祥原郡黑隅里诊疗所所长尹玉姬,在担任所长十年间,在工作中注意预防,加强治疗,把这个里变成了无传染病、无小儿消化道疾病的里。全国出名的金玉童也是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他是平川郡医院的内科医生,经常到农村治疗,还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建立了卫生工作“五户负责制”。
1979年,邓颖超同志访问这个学校时说过,“‘毛泽东班’象征着中朝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毛泽东班”的学生代表在同我们的谈话中,一致赞颂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并表示决心为巩固和发展这一友谊而努力。这次访问的时间虽短,但使我们再次深切感到,中朝两国老一代革命家辛勤培育的兄弟友谊,定会一代一代传下去。(附图片)
朝鲜沙里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细心地为患者检查、治疗。
朝中社供稿(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