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0阅读
  • 0回复

双清楼主与《双清词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7
第8版()
专栏:

双清楼主与《双清词草》
乐正维
革命老人何香凝的政治活动以及她创作的绘画和诗词,早为大家所熟悉了。但是,关于她的别号,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何香凝自号双清楼主,这是她绘画常用的署名,也是她唯一的一个别号。
何香凝为什么号双清楼主呢?
原来,在一八九七年,何香凝同廖仲恺先生结婚后,便离开了她那十分富裕的家庭,与廖仲恺在其兄廖恩焘家住下。廖宅内有座两层小楼,最初他们住在楼下一间。不久,为躲避侄儿、侄女们的嬉闹干扰,他们就把平台上的两间破屋修整后搬到上面去住了。在这块小天地里,他俩读书学习,谈论时事。共同的理想、志趣,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夫妻感情十分融洽。时逢中秋佳节,皎洁的月色给他们的斗室洒下一片清辉,很有人月双清之感。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句。他俩自得其乐,把此斋命名为“双清楼”。在这儿,他们生活了四五年,直到一九○二年去日本。为了纪念婚后的这段幸福生活,何香凝后来不论在哪儿居住,都把自己的居室称为“双清楼”,并自号“双清楼主”。
以双清楼主落款的绘画,贯穿在何香凝创作的始终。柳亚子先生曾在何香凝所作的一幅《狮》画上题道:“国魂招得睡狮醒,绝技金闺妙铸形。应念双清楼上事,鬼雄长护此丹青”。
一九二八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一本《双清词草》,看题目还以为是何香凝所作。但实际上它却是廖仲恺先生的作品。《双清词草》汇集了廖仲恺在一九二二年前后填写的三十首词调。他在担任财政部次长,筹款军费的繁忙活动中,居然还写下了这么多种的词牌,如《虞美人》《一斛珠》《一剪梅》《蝶恋花》《迈陂塘》《千秋岁》等,不能不佩服他的才能。我们知道,廖仲恺出生在旧金山,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是美国教育。但他十六岁时回到祖国,就开始了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先入家乡私塾,从梁缉嘏研读经史策论。与何香凝完婚后,他还读大馆,并拜一个叫伍乙庄的画家为师学画,回家教妻子画。何香凝后来进入美术专业学校,成为著名的女画家。如果要寻找源头的话,恐怕还要追溯到启蒙阶段。可以说,她的第一个绘画老师,就是她的丈夫。
今年,在纪念廖仲恺先生诞辰一百零五周年和何香凝逝世十周年的时候,人民美术出版社又编辑出版了《双清诗画集》。这是一本包括了何香凝各个时期的绘画、诗词和廖仲恺的《双清词草》手迹影印本的大成。内有何香凝绘画一○二幅,诗词三十九首,廖仲恺词三十一首。两位革命家、艺术家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在他们的诗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诗画集的问世,将使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革命先辈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和文化修养,他们不仅是推动革命历史进程的巨人,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历史进程的先驱。(附图片)
中国杰出女革命家何香凝(木刻) 林仰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