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书的装帧设计与印刷——介绍《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7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书的装帧设计与印刷
——介绍《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
孙跃冬
一本四川人民出版社新出版的小书《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摆在案头,蔚蓝色的封面上,有一幅淡淡的剪影画,这是书中一首诗的插图。望着剪影,使人仿佛耳闻画中人的小提琴奏出的婉转的爱情曲。书名是以紫红色描的细仿宋体字,幽雅而清新。再配合以闪光的胶面纸做的封面,真是精美夺目。(见附图)这是出自著名装帧艺术家曹辛之之手,他本人就是位诗人。
白朗宁夫人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十五岁时因骑马跌伤,躺在病床上过了20几个冬春。她在病中不断写诗。这本诗集中收的44首抒情诗,是她对白朗宁产生了爱情之后,偷偷写下的,感情真挚而奔放。她终于战胜疾病,又违抗自己的父亲而毅然同白朗宁结合,最后移居国外。她的诗也从个人的小天地解放出来而面向社会。译者方平专文介绍了白朗宁夫人的一生和这44首抒情诗的创作经过,并附有白朗宁夫人的部分情书,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去理解这些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进了艺术家迈尔所作的剪影插图40多幅,十分精致可爱。每诗配有一画,读诗看画,互为补充,情趣深远,为这本诗集增色不少。无论诗也好,画也好,真是情诗雅而不俗,剪影美而含蓄。这样的作品出现于拜金主义盛行的资本主义世界,实属可贵。对比之下,我们有的作品写爱情而俗不可耐,以美女作封面画等,不值得深思吗?
书的印刷也值得研究。许久以来,在不少出版者和作家眼中,出书总以大32开本为“正宗”。一大本书,只在书心印上一行行诗,岂不是浪费?而这本诗集却是短于32开本,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记得五十年代初,出版过一种诗丛刊,狭长而小巧,只抵32开本的一半大小。贺敬之的《乡村的夜》、绿原的《集合》等诗集都是。书小携带方便,节约纸张,印诗适合,价格又便宜,受读者欢迎,出版社何乐而不为呢?
许久以来,我们不少书不大注意装帧设计和印刷,谁提这些,就被斥为“资产阶级思想”,到现在,这种极左思潮的流毒也还未完全肃清。一本内容精采的作品,再配以优美的装帧和印刷,有什么不好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