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小营巷居民的心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8
第2版()
专栏:

小营巷居民的心愿
金秋季节,丹桂飘香。西子湖畔的杭州市小营巷居民区的居民们,精神振奋,喜气洋洋。街头巷尾,家家户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在居委会召开的学习座谈会上,新老党员和居民干部们,对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关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辟论述,一致拍手称好。大家觉得方向更明了,信心更足了,党和国家大有希望!居委会副主任吕素华说:十年浩劫把党风搞坏了,思想搞乱了,社会风气搞歪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有了好转。现在,十二大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三个根本好转”,真是说到大家的心里去了。我们都要为促进这“三个根本好转”尽力!七十四岁的居委会名誉主任沈曼云老奶奶,整整搞了三十年居民工作。去年,街道决定让她光荣退休。但沈曼云人老心不老,仍然经常参加居民区的活动。十二大召开后,沈老奶奶精神勃发,学习、开会一次不漏。她激动地说:我要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加紧编织十二大描绘的宏伟蓝图。
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寿林说,为把十二大提出的战斗任务变为实际行动,居委会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讨论中研究了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些具体步骤和措施:首先要以爱国卫生运动为突破口,进一步开展“五好墙门”、“五好家庭”活动。他说,全居民区43个墙门中,目前有39个被评为“卫生墙门”,国庆节前要消灭死角,全部达到“卫生墙门”的标准。43个墙门的617户居民中,被评为“五好墙门”的还只有20个,“五好家庭”也只有305户。他们决心继续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大力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使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居民区蔚然成风,力争在二、三年内使小营巷每家每户全部达到“五好墙门”和“五好家庭”的要求。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斗任务中,小营巷居民区13个党员提出:人人为居民做一件好事,以实际行动向党表达心意。他们分工包干,普遍访问了居民区的20多户烈军属和4户“五保户”及孤独老人,上门问寒问暖,帮助打扫卫生,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终身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妇女陶月仙,自幼父母双亡,靠外祖父抚养。她的外祖父去世后,居民区的党、团员和干部、街坊邻里就挑起了照顾月仙的生活重担。十二大召开期间,年过半百的应爱珍和两鬓斑白的党支部书记徐寿林,又带领党员、干部为月仙打扫卫生,粉刷墙壁,洗涤、翻晒棉被。陶月仙热泪盈眶地说:“十二大召开了,我这残废人也打心眼里高兴。党是我的重生父母,要不是这些好党员、好干部,哪会有我月仙的今天啊!”她的案头上整齐地叠放着刊有十二大消息、文章的报纸。一位街坊邻居告诉记者说:在居委会干部、党员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月仙不但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还关心国家大事,提出要求申请入党哩!
 本报记者 丁雪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