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解决“硬”问题 要有“硬”办法 宜昌市认真清理“小钱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8
第4版()
专栏:

解决“硬”问题 要有“硬”办法
宜昌市认真清理“小钱柜”
编者按:在企业整顿中,“硬”问题是不少的。不按财务制度办事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私设“小钱柜”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不能及时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领导班子不敢去碰这类“硬”问题。宜昌市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碰了这类“硬”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硬”办法整顿企业的财务工作。这件事不仅关系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关系端正党的作风,应该抓紧抓好。
本报讯 湖北省宜昌市工交、建筑、商业、供销、街道等系统,在市财经纪律检查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整顿财务管理制度,积极清理各单位私设的“小钱柜”。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据全市87个单位的初步统计,共清理出资金25万余元,其中已有13万多元纳入财务账内,有的正陆续转账。
去年11月份,宜昌市在财经纪律检查中,发现私设“小钱柜”的问题比较普遍,仅某棉纺织厂就有11个之多,从厂长办公室、科室、车间到工会、医院、学校、幼儿园、食堂都设有“小钱柜”。许多企业、车间、科室等部门,利用截留的福利费、变卖废旧物资、处理废次品等项收入不纳入财务账,私自积蓄资金,以私人名义存入银行,另立小账。这些钱常被乱支滥用,花在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方面。为搞不正之风,贪污挪用开了方便之门。
针对这个问题,市财经纪律检查组要求各单位认真清理、审报,一律取消“小钱柜”,将资金纳入财务账。许多单位都积极行动,从检查财经纪律入手,整顿财务制度,堵塞漏洞。有的单位还责成所属各部门如实上报“小钱柜”资金数目,立即转入财务账内,不执行的扣发部门负责人的工资。全市基本查清了300多个“小钱柜”,剩余资金绝大部分都已上交企业财务,对过去已经支出的要继续认真审查清理。有个油漆化工厂,从1973年就开始设立“小钱柜”,九年来没有得到纠正,这次厂领导首先自我检查,认识到设立“小钱柜”与自己热心于应酬拉关系户的思想分不开,他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将“小钱柜”存款1,000多元,收归厂财务部门入账。
通过清理“小钱柜”,宜昌市许多单位都进一步整顿了财务管理,订立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不准截留收入和私自立账,各项收入都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丁璞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