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责任制改变农本高收益少的局面 江苏农村人均分配收入显著增加 1981年全省集体分配人均达到130.39元,社员一年分配增加的收入等于过去二十一年平均每年增加收入的十一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9
第2版()
专栏:

责任制改变农本高收益少的局面
江苏农村人均分配收入显著增加
1981年全省集体分配人均达到130.39元,社员一年分配增加的收入等于过去二十一年平均每年增加收入的十一倍
本报讯 记者周振丰报道:农业生产发展较快而社员收入增加不多的江苏省,1981年第一次出现农业总费用下降、纯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喜人形势。全省人均分配在200元以上的县(市)已达五分之一,300元以上的富队比上年增一倍,社员一年增加的分配收入等于过去二十一年平均每年增加收入的11倍。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1年,江苏省集体分配人均达到130.39元,比上年增加24.31元,增长22%。分配在200元以上的县(市)从上年的5个猛增到16个。分配在300元以上的富裕大队和生产队,分别从上年的249个和2,128个,增加到682个和4,311个。
江苏省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不注意成本核算,经营管理不善,自合作化开始到1978年的21年间,农业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二十一年来平均每人每年只增加收入2.2元。
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以后,社员分配收入增加不快的状况得到了改变。各地首先因地制宜地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布局,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到1981年,林、牧、副、渔业产值已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4.6%,接近一半。1981年全省农业总收入第一次突破111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12.6亿元,增长12.8%,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生产总费用第一次比上年减少1亿多元,下降2.5%。
社员收入大幅度增加,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81年,全省71%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联产计酬和“双包”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经营管理的改善,据统计,去年全省生产费用比上年共减少0.89亿元。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还克服和减少了集体乱支乱补、乱吃乱喝和请客送礼等现象的发生。这类杂项支出,去年比上年共减少2,460万元,下降9.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