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欢乐的金银滩草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19
第2版()
专栏:

欢乐的金银滩草原
本报记者 季音 王春生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畔的海晏县牧区,这几天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从9月1日这个喜庆的日子开始,这里举行了赛马会,以庆贺党的十二大的胜利召开,同时又举行了物资交流会。这两个会,吸引着附近的各族牧民,有的骑着马,有的坐着大车和拖拉机,川流不息地来到这个著名的“金银滩”上。挂着红绸的骏马在草原赛场上奔逐。物资交流会上人群熙熙攘攘,交易十分活跃。
入晚,人们聚集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倾听十二大的广播,观看十二大的盛况。这里的牧民们是从自己这几年来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变化中,领会邓小平同志开幕词和胡耀邦同志报告的重要意义的。银滩公社的东风生产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全县有名的穷队,最困难的时候,集体积累只有5角4分钱,存粮不到200斤,因为怕老鼠咬,用一只麻袋悬挂在屋梁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个牧区队被批准退耕还牧,国家免除了征购粮任务,还供应部分口粮,以保证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生产队里实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仅仅一二年,这个穷队就面貌大变。如今,20户社员就有9户买了电视机。社员冯添玺家去年收入3,900元,春天就捧回了一台电视机。十二大开会期间,他一家几乎每天下午都聚在电视机前,观看十二大的盛况。
东风生产队的变化,在这个高寒牧区具有代表性。海晏县海拔3,000至3,500米,年平均气温在零度左右,干旱、风沙、寒冷季节长,是这里的特点。这些天,许多室内已经生起了火炉。在过去的长时间里,这里的牧业生产一直处于“秋肥、冬瘦、春死亡”的被动局面。从1978年开始,这里被列为全国牧业现代化试点县之一,这几年兴修水利设施,改造草原,推行牧业机械,实行科学养畜,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去年,牲畜出栏率比试点前的1977年提高了7.6%,去年全县牧民人均分配收入318元,比1977年增长32%。
不久前,一位中央负责同志视察了青海的一些牧区,对发展青海畜牧业提出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意见,给这里的干部和群众以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海晏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对记者说: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点与问题依然不小,缺乏全面的科学的整体规划,就是过去建设中的一大缺点。我们要以十二大精神为指针,克服缺点,使畜牧业走上高效益的轨道。
“把发展畜牧业提到更高的地位上来”,胡耀邦同志最近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调查时讲的这句话,是海晏县干部和群众学习十二大文件时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们决心在畜牧业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附图片)
金银滩上物资交流会的一角。
本报记者 王精业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