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0
第1版()
专栏:社论

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给1990年以后十年的经济增长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在“六五”期间要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的技术改造,“七五”期间要广泛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今年,机械工业部门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确定首批改造30类产品、100个厂、300个协作厂和科研设计单位,整个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由此入手,逐步展开。这是向着振兴机械工业进军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步骤,对于我国机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对于贯彻十二大精神,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们发展工业生产,往往偏重于新建、扩建,扩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忽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花钱不少,经济效益不高,甚至造成严重浪费。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发展生产应当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能依靠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求得必要的经济发展速度。我们争取九十年代出现经济振兴,如果企业的面貌不改变,工艺、产品还是老样子,能源和物资消耗还是那么高,那就没有什么希望。各级经济部门的领导同志,要把精力转到技术进步上来,认真克服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盲目扩大一般生产能力而不注重企业技术进步的倾向。
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是完成调整任务、加快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部”。机械、仪器、电子产品的技术水平是先进还是落后,直接间接地决定着各行各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必须立足于国内机械工业,这应当做为我们的一项国策。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应当先行一步。没有机械工业技术改造的持续先行,我国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就不可能持续地提高。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建立了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大量技术装备的基础。全国现有企业的设备,85%以上是国内机械工业制造的。看不到或者轻视这个基础,是错误的。但是,也应看到,它是个“虚胖子”。大中型骨干企业只有2,000多个,真正顶用的机床不过100万台,技术状况同四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大。目前生产的机械、仪器、电子产品品种不齐全,性能大都比较落后,质量较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技术改造从何入手?要从产品的更新换代入手,根据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品种的需要,缺啥改啥。进行技术改造,旨在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制造工艺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经济效益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一句话,就是增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满足发展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当然,从产品入手,重视产品升级换代,并不意味着无论什么产品统统来个升级换代,而是要区别不同情况逐步进行。当前,应当把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放在重要地位。对机械工业来说,首先要从节能产品、重大成套设备、重点基础件、元器件、基础机械和基础工艺搞起。
技术改造必须成龙配套。一台机器设备是由许多零部件组装起来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不合技术要求,都会影响整机甚至成套设备的质量。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许多环节,不论哪个环节“卡壳”,都将阻碍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对重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既要对整机厂进行改造,也要相应地对主要零部件厂、工艺协作厂和科研、设计单位进行改造。过去那种只重视主机而轻视零部件、元器件,偏重生产而忽视科研、设计,只抓主要生产车间而不顾辅助部门的不正常现象,要切实加以改变。
要充分利用国内科研成果。技术改造是要把落后技术改变为先进技术。先进技术来自我们自己科学试验的成功和从国外引进两个方面,前者应当是主要的。对迫切需要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高的、有助于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国外先进技术,应当积极引进。机械工业应当注意引进基础件、元器件、关键部件的工艺、制造技术。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还得靠自己来消化、掌握和提高。我们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国内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上。重点改造项目可以采取一些地方曾经用过的“聚宝”办法,即比较集中地应用国内的科技成果,配套成龙,从而充分发挥综合技术经济效益。
搞好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分批进行。制订技术改造规划,首先要选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方面的改造。重点产品是指那些四化建设急需的和出口潜力较大的关键产品;重点企业是指承担这些重点产品生产任务的骨干企业。重点方面的改造,要针对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技术水平的薄弱环节,不是进行企业的全面改造。各个行业、企业要认真研究制订本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规划,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技术改造的范围和重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规划规模不宜过大,要突出重点,并把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一条龙抓到底。
技术改造要靠企业“生财”、“聚财”,合理“用财”。在当前国家财政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企业自有资金的主要部分应当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坚决控制住一般的扩大生产能力,一定把资金转到真正的技术改造上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技术改造资金,要适当集中分配,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力求以同样多的钱,办更多的、效益更大的事。目前,不少地方、企业的自有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基本建设,修盖厂房,扩大一般生产能力,这种倾向必须坚决纠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