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明白人”当家“瘫痪厂”变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0
第2版()
专栏:

“明白人”当家“瘫痪厂”变活
杜国堂 靳冬春
邢台市桥东区红旗钢管厂,在今年2月整顿企业时,调整了领导班子。调来3名懂生产、会管理、有事业心的干部担任厂长、副厂长;让三十九岁的助理工程师、副厂长吴迈华在生产上唱“主角”,改变了过去那种事事围着一把手转,弄得厂长难以行使生产指挥权的现象。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个“瘫痪”的厂子改变了面貌。
红旗钢管厂是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全厂共有职工66名。过去曾靠土办法,用“大拉马”手工操作生产钢管,还生产一些纸芯,工人有活干,产品有销路,工厂积累了4万多元。后来,某些上级领导人不从实际出发,贪大求洋,给厂拨了10万多元的投资,要工厂大上钢管。厂子的领导人看着上级眼色行事,把土设备“大拉马”拆掉,上“洋”的高频焊管机。结果搞了将近一年,“洋”设备没搞上去,“土”设备也搞没了,把积累花光了,弄得厂子没产品,工人没活干,工资也开不出。全厂一片混乱,打架斗殴的、弃工经商的,乱拿公家东西等,违法乱纪事件屡屡发生。许多老工人看到这种状况,非常痛心,纷纷找领导说:“谁能把厂子搞上去,俺们每月出300块钱请一个厂长也干”。桥东区委根据工人们的要求,经过多方面考察了解,调来了上述3名厂长。
3名厂长上任后,认真总结了钢管厂的经验教训,认清了一个道理:过去搞政治运动,抓阶级斗争,大都看着上头眼色干,全厂围着政治斗争转;现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就得按着经济规律办,围绕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转。他们说,在经济“变革”的新时期,要想使全厂围绕“中心”转得好,冲破困境改变面貌,就必须让懂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唱“主角”。
于是,3位厂长进行了明确分工:一把手赵锁贵负责供销和思想政治工作,三把手白振山负责对外联系业务和职工生活,二把手、助理工程师吴迈华管生产。一、三把手深知吴迈华是个有胆有识、勇于创新的“干才”。他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精通机械专业,先后当过工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既懂理论,又肯实干。车、铣、刨、磨、钳、焊样样拿得起,绘图设计富有创见,搞过十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曾在3个厂子打开过产品没销路、企业没“饭”吃的困难局面。这次,让吴迈华主抓全面生产,他首先谈了自己改变这个“瘫痪”厂子的意见。他说,现在我们的厂,犹如病人到了垂危阶段,既不能“大补”,也不能“大泻”,需要对症下药,细心调养;若继续搞高频焊,大上钢管,搞长线产品,困难会越来越多,只有上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短线产品,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吴迈华的意见深得一、三把手和工人的赞同,一致认为,他摸透了厂子的病根,找到了良方。
由于一、三把手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使吴迈华抓生产大胆放心,发挥了才能。他根据厂子的混乱状况,首先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成品出入库制度、工具使用和保管制度、考勤制度、生产定额和原材料消耗制度等。并把工人编成五个班组,全厂实行两级管理。他还带领一部分工人走出去承揽业务,和邢台市啤酒厂签订了制冷安装、空压机安装、给水工程、啤酒罐、钢窗等六项工程合同,产值达7万多元。在很短时间内,便使全厂有了产品,工人有了活干。在这种情况下,一、三把手配合得很自觉、很主动,厂长赵锁贵抓劳动纪律的整顿和青工的思想教育,副厂长白振山带领供销人员到江苏、河南、山东、山西和省内张家口等地联系供销业务,使全厂生产越来越红火。半年时间过去了,红旗钢管厂的局面改变了。产量、产值、利润,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银行存款由二月份的43.51元,增加到46,000多元。职工们都高兴地说,让“明白人”当家,我们再也不发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