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上海节能经济效果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0
第5版()
专栏:

上海节能经济效果问题的探讨
姚锡棠 金行仁
上海节能的领域是广阔的。最近五年基本上依靠节能保证了上海工业的稳定发展。1981年同1976年相比,能源消耗仅增长12.2%,工业产值却增长了43.7%。但是,随着节能途径发生变化,随着节能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节能的难度愈来愈大,节能的投资逐步增加。上海的节能工作实践表明,节能的途径不同,节能的发展阶段不同,节能的经济效果也明显不同。因此,认真分析各种节能措施的经济效果,寻找节能的经济途径,用同样数量的投资取得更大的节能效果,是使上海节能工作顺利地向高级阶段发展,获得更大成就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节能的途径与经济效果
上海节能的目标是,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一切能源,使同样数量的能源生产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和产值。因此,节约、少用、代用各种能源的措施,都属于节能范围。上海节能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减少能源消耗,间接节能;(2)加强管理,合理组织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减少各种能源的浪费;(3)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产品单位能耗。
如果以三个方面的总节能量计算,上海最近五年每节约一吨标准煤,平均只需投资50元左右。但对节能成果的分析表明,在总节能量中,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各自为: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的间接节能占50%;依靠加强管理节能占25%;技术改造节能占25%。由于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基本上不需要投资,因此,如果折算成纯技术改造节能量计算,上海最近五年节约一吨标准煤的投资为200元左右。而且,技术改造节能的单位投资随着节能难度的增加迅速上升。
由此可见,节能的经济效果与节能的途径密切相关。上海最近五年节能经济效果十分良好的重要原因,是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所占比重很大(两者共占75%)。因此,为了在今后五年到十年中,使上海的节能工作继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就必须在抓好节能技术改造的同时,继续十分重视间接节能和管理节能这两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上海是一个几乎全部能源都从外地调入的工业城市,但冶金、化工两大主要耗能部门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却比全国要高。1980年,这两大部门消耗的能源超过全市工业总能耗的50%。因此,上海产品结构的调整尚有巨大的潜力,如果适当控制和减少上海的钢、铁合金、小化肥和电石等大耗能产品的生产,把宝贵的能源投放到电子、纺织、机械和其他能耗小、附加价值高的产品的发展中去,就可以节约和少用更多的能源,使单位能源创造更高的价值。
还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上海这样一个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综合性工业大城市里,除了调整经济结构之外,间接节能尚有着广阔的领域和途径。上海1980年生产钢500万吨,钢材400万吨,钢的成材率为80%左右,而成材率每提高1%,就可以多成材5万吨,间接节能7.5万吨。这里的潜力是不小的。同年,上海消耗钢材248万吨,而钢材的利用率不高。根据机电系统900多种产品情况的统计,钢材的利用率为70%左右;而根据农机系统十多种产品的统计,钢材利用率更低,只有50%左右。如果在这方面作些努力,提高利用程度,就可以节约相当可观的能源。上海每年还消耗各种大耗能产品——生铁400万吨,水泥200万吨,铜和铜材20万吨,硫酸40万吨,烧碱25万吨,各方面的浪费和损失都相当严重。可见,间接节能有着巨大潜力,只要工作做得好,对提高节能综合经济效果,是一个重要途径。
管理节能是又一条基本不花钱、经济效果十分良好的节能途径。从全市来说,进行能源的合理运输和分配,组织铸造、锻造、热处理、电镀、制氧等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中心,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途径。从每个企业来说,精心组织生产,也能节约大量能源,提高整个节能的总体经济效果。
节能的发展阶段与经济效果
根据国外的经验和上海近几年的实践,技术节能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防止各种能源的有形浪费,消除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2)加强调度,合理操作,广泛进行群众性设备小改小革;(3)部分地改造工艺、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进行全面技术改造,采用新型的省能设备和工艺方法。上海近几年的节能工作,主要是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初期。因此,一般都投资少,经济效果好,所花投资多能在一二年内回收。从节能经济效果角度着眼,各企业的技术节能工作应首先抓好这几个阶段,善于少花钱多办事。实践证明,忽视这些阶段的细致工作,盲目发展大型技术改造项目的做法是不对的。只有在做好前几个阶段节能工作的基础上,才能逐步进行规模较大的局部改造和全面的技术改造。对必须上的各种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要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要选择那些技术上已经成熟、经济效果又比较良好的项目首先上马,不能一哄而起,为节能而节能,不讲经济效果。前几年,有些企业不从基础工作做起,看不起小改小革,盲目上了不少余热发电项目,实施结果很不理想,有些厂甚至无法偿还银行的节能贷款。
各行各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节能的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择优选择合适的节能项目,努力提高节能的经济效果。
加强节能管理,努力提高节能经济效果
我国的能源发展的方针是“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节能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上海来说,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每年都要提出大量节能措施,因此,加强对节能的管理,认真研究节能的经济途径和投资方向,努力提高节能经济效果,已成为搞好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节能途径来说,应该从各个方面努力,使上海的经济结构向省能型的方向发展,大力节省各种原材料和耗能高的物资,提高节能的综合经济效果,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节能成果。如果不重视包括间接节能在内的全面节能,而单纯搞许多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就技术改造本身而言,每个企业和部门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节能发展的阶段,对可能的技术节能项目进行排队,实行好中择优的原则,选择经济效果最好的项目先上。
目前的节能投资重点,仍应放在节能效率和经济效果都比较好的小改小革和对设备进行的局部改造上,以便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使有限的节能资金及时回收,发挥最大的效益。
每个节能项目,特别是比较重大的节能项目,在上马之前,必须首先提出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根据项目的大小,分别提交给有关领导部门审查。审查重大项目时,应邀请有关经济技术专家参加。只有审查的结论表明,这个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在财务上是有保障的,对国民经济全局是有益的,项目才能确定下来,才能付诸实施。
加强银行对节能项目的监督。一个项目的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除主管业务部门审查批准之外,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应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审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