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对“社会发展史纲”的几点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8
第5版()
专栏:

  对“社会发展史纲”的几点意见
征鸿
“社会发展史纲”(华岗著,三联书店“新中国青年文库”版)从基本上说,是一册观点正确的好书。此外如条理分明,写得深入浅出,都是它的优点。著者自己说的:“把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世界史的全体范围上来观察,而给以适当的评价。”大体上也确实做到了。不过在细节上,我认为还有不少可以商榷的地方。
首先要指出的,根据著者自序,本书写成的时间是在一九四○年五月以前,有些问题在那时大抵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它是在“国统区”出版的,为了避免当时反动政府的注意,有的地方就不得不故意写得含混些,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三联书店以“新中国青年文库”来出版本书的时间,第一版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第二版是一九五○年三月,这两版都没有作严肃的修改,也没有一篇重版序言,这种态度是不够严肃的。
现在就我所发现到的一些缺点列举如下:
一、书中应该用“阶级”的地方,还是用着“阶层”;对毛主席在历史中的领导作用和解放战争,都没有提到。
二、对惯用的“生产方式”一词,书中用着“生产方法”,可能引起初学者的混乱。
三、书中(五二——五五页)说明从猿到人是因为冰河的关系使猿离开了森林的,说得非常肯定。据裴文中教授的“从古猿到现代人”一文中说:“至于森林消灭的原因,地质学家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类欧洲起源说所根据的,也就是冰川消灭了森林的说法。(二)是人类亚洲起源说所根据的,也就是说喜马拉雅山慢慢的突起之后,由印度洋吹来含水汽的云被阻止在山的南麓,因而山北面的中亚一带雨量减少,森林因雨量渐减而渐渐消灭。”并且接着说:“现在一般的地质学家,多半认为喜马拉雅山慢慢突起的说法,就现在的知识论是比较可信的。”
从这样看来,森林消灭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一个社会科学者在引用自然科学范围的、尚无定论的材料时,是不应凭主观下肯定的论断的。
其次,在人类发展史上,对古猿、类人猿(猿人)、现代猿这三个名词的应用,今天已非常明确地分别开来的了,本书里却并没有很好的明确分别应用(自四五到六二页);甚至把猿和猴也混用起来,如六一页第四行的“由缘木猴群,进而为人类社会。”这一个错误是明显的,因为人并非由猴演进而来的,而是由古猿的一支(猿人)演进来的,而古代的猴只是古猿的亲近兄弟。下面又接着说“其间不知经过多少千万年,然而人类社会毕竟出现了。”这也是不正确的说法。我们知道地球发展到新生代之后,才有哺乳动物的出现,而新生代距今大约只有一千万年以下。
四、书中(六五页)说:“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当然每一个时代,至少是在一万年以上的。”这未免太武断了。我们且不说欧洲的铁器时代“当然”与否,至少在中国的历史上,周以前的奴隶社会时代还不能证明有铁器的出现哩。
五、第七一页上说:“在社会科学上所称的野蛮时代,即相当于氏族社会。”这句话也是欠斟酌的。根据恩格斯的“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二章里说:“氏族制度,在大多数场合下,似乎是从普那路亚家族中发生的。”又“对偶家族发生于蒙昧与野蛮之间的境界上,大半是在蒙昧的最高阶段上,在个别场合之下只是在野蛮的最低阶段上。”照以上的说法,普那路亚家族应更早于蒙昧期的最高阶段,也就是说氏族社会在那时就有了,而在蒙昧最高阶段当就很普遍了。如照这本书上所说“野蛮时代即相当于氏族社会”的话,就好象整个蒙昧时期相当于前氏族社会了。所以我觉得行文过于简略。
六、书中七七页:“首先就蒙昧人说……也还没有发明什么弓矢。”这也不对。在“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起源”的一章中曾明白的说,蒙昧期的“最高阶段是从弓矢的发明开始时,猎物因为有了弓矢,便成了日常的食物,而打猎成了正常的劳动部门之一。”
七、著者认为“中国封建制度,大约起自西周末期。”的观点也值得重新考虑。现在的中国历史学家大多认为西周武王灭纣后就进入了封建社会。
这是我读华岗同志的“社会发展史纲”后的意见,这册书的销路相当广,这些缺点,可能给予初学者很大的不好影响,因此要请求著者加以说明,并希望三联书店在未改正重版前,对未售完的书籍,要另印详细的说明连同此书出售,以示对读者负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