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论共产主义理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1
第5版()
专栏:

论共产主义理想
  胡鉴
从空想到科学
共产主义,从作为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开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只经过一百三十余年,便早已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了。
它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无他,就在于它是科学的,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
共产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同时又是以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目的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以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指导的,这个思想体系也叫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在其用毕生心血完成的《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对立。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越来越残酷的剥削,无产阶级日益扩大,也日益团结,日益觉醒。资产阶级就是这样造成了自己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广大劳动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必然会爆发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瘟疫一般的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阶段,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揭示出这一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规律,不是出于善良愿望,主观幻想,而是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的科学总结。正是在这样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共产党宣言》公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进行共产主义革命,去获得未来的整个世界!
对于未来世界,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各种各样的人作过各种各样的设想。在中国,由西汉时人采集先秦旧籍编定的《礼记·礼运》中,设想出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到了近代,在康有为的《大同书》里又出现了希望把当时已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改良为大同世界的设想。他把社会的发展分作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他希望通过去国界、去极界、去种界、去形界、去家界、去产界、去乱界而逐渐达到“太平世”的理想社会。其实他所设计的太平世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不过是用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发达状况为蓝本,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幻想粉饰罢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种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还不发达,资本主义矛盾还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没有激烈开展时期的产物。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指出资本主义并不是永恒的社会制度,应当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在当时是进步的。那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曾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作了细致入微的具体设计。欧文还按自己设计的蓝图进行了试验,但不久就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在某些方面曾出现“共产主义的微光”,但是它不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力量。它那条靠个别天才人物设计方案,靠宣传、试验、示范来改造社会的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
只有到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指出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从而才为人类展示了一定能够实现的未来社会的理想。
科学的预见——人类社会的未来
那么,这种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社会制度呢?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曾绘声绘色地去描述共产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穿,如何吃,如何娱乐,等等。它揭示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有其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马克思在预见这个高级阶段将会到来时所设想的前提,既不是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也不是现在的庸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完全不同于靠棍棒纪律来维持的奴隶劳动,完全不同于靠饥饿纪律来维持的雇佣劳动,也有别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劳动。它是一种为社会造福的劳动。这时,劳动不是为了完成定额,取得报酬,或履行义务,而是根据为公共利益劳动的习惯和自觉要求来进行的。这种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同时,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的现象已经消失。生产力将随着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增长,一切社会财富都会充分地涌现出来。到了这个时候,社会将在自己的旗帜上大书“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时候,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恩格斯对此作了这样的阐述: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那时将受到人们的支配,于是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主人。而原来一直与人们相对立的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那时候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从而将服从人们的统治。从此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指明的人类的未来社会。这种社会制度不是人们良好的愿望,不是正义、理性的推论,更不是某个天才人物头脑里的偶然发现。它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发展的结果。所以,它迥然不同于一切凭主观随意性所设想的社会改革方案。
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统一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严密的完整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使整个无产阶级获得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样,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有了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共产主义运动。这一运动以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其最终目标。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便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
艰苦,曲折,但不渺茫
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它与浮泛飘渺的空想、幻想、狂想、梦想等等是毫无共同之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一定能实现的理想是科学的,它虽然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但决不是渺茫的。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懂得,要实现这一理想,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许多意料得到和意料不到的艰难困苦。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经过迂回曲折,怎么能要求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必须是笔直又笔直的呢?无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中国革命,都遇到过不少磨难。这是客观存在,有的也有其必然性,是毋须讳言的。
拿中国革命来说,无可否认,或者是由于阶级力量的对比,或者是由于缺乏经验,或者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相背离而产生的失算和错误,我们曾在革命的征途中受过挫折,遭过灾难,有过失败。当前有些同志之所以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渺茫之感,除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科学认识之外,实在是同我们的革命历程中发生过十年动乱这一情况分不开的。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的问题。十年,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不能算短,但是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却不是很长的。试想,仅仅六七十年工夫,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的封建国家,已经变得再也没有皇帝,没有地主,没有资本家,已经成了向现代化奔驰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这中间有过多少曲折,人们总不能不承认,这变化是多么大,多么快,多么了不起!至于那动乱,固然确曾弄得问题成山,积重难返,但是自从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从指导思想到各方面的实际工作都进行了拨乱反正。党的十二大宣告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现在正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只要立足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味地惋惜,埋怨,甚至丧失信心呢?如若这样,我们在那些大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而从容就义的烈士面前,岂不将因太没有志气而羞愧么?在那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辈面前,在那些披荆斩棘、知难而进的同辈甚至后辈面前,岂不又将因太没有韧性而内疚么?
面对我们曾经宣誓愿为之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完全应该挺起胸膛,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地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要在人类历史上成就这样伟大的事业,没有多少代人前赴后继、埋头苦干是不行的。
理想与现实
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由低级到高级地向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目的,但每一个阶段又莫不是整幅共产主义运动宏伟图卷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六十余年的革命历史,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就制定了自己的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为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党立即明确了必须在当时组织无产阶级参加民主革命,并规定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从此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一个个不同阶段的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后,革命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的。而这一系列阶段的革命任务的完成,都是在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开拓道路,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同志,你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吗?那么,如果你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你就应该参加当时的工人运动,北伐战争。如果你生活在三十年代,你就应该参加当时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如果你生活在四十年代,你就应该参加当时的反蒋反美的民主运动,解放战争。如果你生活在新中国,你就应该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当今八十年代,自然应该为四个现代化而努力不懈,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奋斗。如果在这一个个阶段中,曾经有什么人鄙薄当时的任务,认为它太具体,太实际,因而是太低了,不屑一顾,而大讲他是要为伟大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奋斗的。那么,这种人如果不是幼稚得不懂共产主义为何物,便可能是空想共产主义者,空喊共产主义者,甚至还可能是假共产主义者。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在阐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进行时,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在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一切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必须为当时的革命目标——为着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使中国人民脱离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而奋斗。毛泽东同志当时曾说:“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毛泽东选集》1060页)
* * * *
共产党员要有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不愿意为这个崇高目标奋斗,加入共产党干什么呢?人生在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献身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难的事业,做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是最有意义的。
这样的同志应该勤奋地学习,努力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这样的同志应该对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不因挫折磨难而中心彷徨,而是终身奋斗,百折不回。
这样的同志应该踏踏实实地完成现阶段的实际工作。列宁曾经指出:只会背诵共产主义的口号是危险的,只会炫耀共产主义的结论是可怜的,因为靠这两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踏实地努力工作,既不能混淆共产主义理想和当前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也不能在进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忘记了共产主义的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