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新华月报”一年来工作的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8
第5版()
专栏:

  “新华月报”一年来工作的回顾
王子野
“新华月报”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诞生的,在我们的发刊词上说:“它的任务将是纪录新中国人民的历史。”首先来检查一下这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我们的稿源主要是取自全国的报刊。据我们粗略的调查,全国各种报纸约四百三十种,杂志二百五十种,合共六百八十余种。我们经常选用的杂志约一百五十种,报纸五十种,合共二百余种(国外的报刊不在内)。
我们的编辑工作的任务是如何选择好稿子。这件工作做好了不仅对机关、团体、学校和干部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将来写历史的人也省去许多麻烦,他们有了一份“新华月报”就无须去翻寻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
“新华月报”选稿的标准大致注意三方面:(1)从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着眼;(2)有代表性的言论;(3)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稿子那么多,要挑得精当,光靠我们编辑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这就需要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群众团体、各报纸杂志社以及作者读者建立联系,向他们请教,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推荐稿件。
我们处理稿件上的态度基本上是严肃的。经验证明,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事后也可能发现问题,所以我们选登的每篇稿子都当作未发表过的新稿处理,发现问题立即询问原发表者或原作者,请他们答复或修改。
综合报道、压缩改写的工作已逐渐加强,拿创刊号和最新的一期比在一起特别看得明显。虽然这样,还是做得不够。较重要的文章经我们压缩之后尽可能取得原作者的同意。经“新华月报”选登的材料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最近出了一本一九四九年的短篇选集“永远前进”,一共有十二篇,其中有六篇都是“新华月报”选登过的。
读者对“新华月报”是关心的,每一点错误,甚至一幅漫画的标题译得不确切,都给我们来信。四月号上关于匈牙利解放五周年的一篇论文内曾经把“经由民主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误植为“走向帝国主义”,把“劳动人民已逐渐取得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误植为“取消了治理国家的权力”,先后收到读者的批评信达十数封之多。一般读者对“新华月报”的反应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两点:(1)内容丰富,要求更丰富些;(2)定价贵,买不起。有的读者节省下津贴费来买,有的借钱来买,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为了照顾读者的购买力,我们从第八期起把基本定价由二十元降低到十四元,以后还准备努力再减低。
“新华月报”开始发行五千份,以后增加到一万份,二万三千份,从十二期起增印到三万一千份。“新华月报”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海外侨胞很多希望订阅,可惜外汇邮寄都有限制,所以目前海外发行还有困难。
“新华月报”自创刊以来大都能按时出版,这是由于发稿的过程有比较科学的组织,每期发稿都和工厂订立编校程序表,那天发第一批,那天发第二批,那天看清样,那天出样书都按程序办事。
要办象“新华月报”这样大型的资料性、综合性的杂志,非有一个较完备、较有秩序的资料室不可。一年来我们已建立了一个粗具规模的资料室。资料工作我们都没有经验,经过一年的摸索得出了两条基本经验:(1)选取材料要精;(2)取用手续要简。材料是无限多的,如果不确定一个范围,什么都要,结果反造成人力的浪费。取用手续要做到简便,必须要有合理的分类法。分类分的太粗不好查,分得太琐细也不好用,有时一份资料归了类,以后不知从那里去找,放得进去,抽不出来。我们现在学会了整理资料的方法应当是从粗到细,先粗分,后细分,我们叫它细胞分裂法。
谈到“新华月报”的缺点主要是反映的面不够宽广。过去每期刊登新华社、人民日报稿件,政策文件,首长的论文报告等约占百分之六十以上,采用其他报刊材料不到百分之四十,经过改进,对其他报刊材料的容纳量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但对地方性的典型经验、群众的具体生活情况的反映还不够。言论的反映也有缺陷,尽量收入党政首长的报告、讲话、论文、政府的法令指示是正确的,但对各界民主人士的言论反映得不够。一般国际问题的论著只着重选苏联的,不太注意选本国的,这也是一个偏向。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的杂志看起来平平稳稳,不出大错,但另一方面却表现了一个缺点,这就是政治水平不够高,战斗性和指导性不强。
联系群众的工作还做得不经常。曾经发过一次普遍的征求意见表,文艺栏曾向各地文艺团体、杂志社发过一百多封信,以后就没有经常做这样的工作。读者向我们推荐稿件,提意见还只是偶然的,自发的,没有很好加以组织。
我们的特约稿是经常有的,自然说不上什么成绩,就和我们的理想也有相当距离。特约稿偶然也登载过一些,但还未能好好地组织起来。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主观努力不够也是事实。其次在技术方面的疏忽差错至今还没有完全消灭。“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更正声明每期的编后语里总有几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