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华岗同志的答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0-18
第5版()
专栏:

  华岗同志的答复
卓申甫、征鸿两位同志对拙著“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与“社会发展史纲”所提意见,都很宝贵。其中大部分意见,都可作为修正根据和参考。另外有些意见本应详细讨论一下,奈因笔者正在病中,不能多写,只能简略答复如下: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部分
卓申甫同志对于这本小书的评价过高,使笔者觉得很惭愧,其实这本书写得很粗糙,缺点很多,卓申甫同志所批评的几点,都很中肯,其中有几点意见,想趁这个机会简单说明一下。
一、四支北援军进军路线,在第九十六页上曾经说到一点,即黄生才支队经安徽舒城、正阳、颍上、蒙城、永城,田丰工渡河到达山东金乡;陈世保、许宗扬支队和黄益芸支队在江苏山东交界地方,与黄生才支队会合,进军路线和黄生才支队相同;曾立昌支队北上较迟,没有详细记载他的进军路线,只说他到山东金乡与黄生才支队等会合,确实过于简略,以后找到史料当设法补充。
二、关于曾天养部西征行军路线,仅在第一○六页说到“曾天养等占领湖北金口”,在第一○九页就说他自宜昌进逼荆州,而没有叙述他何时到达宜昌,确实是一个缺点。因为稿时没有找到曾天养部从金口进军宜昌的具体史料,只得留待以后补正。
三、关于石达开回天京靖难及以后西行部分,都太简略,拟搜集史料详加补充。
四、卓申甫同志批评我“在今昔地名上没有作一番比照,因此有些地方在图志上就不易查寻了。”这是确实的,因为在写作时正缺乏必要的图志。惟包家楼与堵城两个地名,都是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引来,虽然在普通图志上一时不易查考明白,而该日志则确有所据。且包家楼在图志上虽不易查考,但在第九十六页已说明“包家楼在丰工下游”,因包家楼是一个小地名,而丰工则在普通地图上都可查到。以后如能搜集到更多史料,当详加考订,以便读者容易查考。
五、在第一○七页上所说:“杨秀清召翼王石达开回天京,以秦日纲主持安徽军民各政”一节,没有根据“太平天国野史”的看法,断定是杨秀清猜忌石达开的缘故,这是因为此事除“太平天国野史”这样看法以外,一时还找不到其他证明,所以只叙述其事实,至于真正内幕究竟如何,则尚待考证。
关于“社会发展史纲”部分
这本小书写作时间是一九三九年,初版于一九四○年发行,其中有许多观点和写法,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妥当。在一九四六年曾约略修订几处,但因仍在蒋管区发行,且修订时许多史料都不在手边,所以未能彻底改写。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年重版,书店方面事先均未与笔者联系。现已通知书店,停止重版,俟修订后再印新版。现在根据征鸿同志的批评意见,先声明几点如下:
一、书中“阶层”应一律改为“阶级”。关于中国解放战争及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伟大领导作用,都准备在修订印行新版时加以增补。
二、“生产方法”和“生产方式”本可通用,但在同一本书中确应划一使用,以免混淆不清。
三、关于古代森林消灭的原因,还没有公认的定论,笔者在“社会发展史纲”中所说,是太肯定了一点。
四、第六十一页“千万年”应改为“百万年”,第六十五页“当然每一个时代,至少是在一万年以上”,应改为“其中每一个时代,可能有一万年以上的”。
五、第七十一页所说“野蛮时代相当于氏族社会”,并无大谬。因为氏族虽然在蒙昧后期即已发生,但氏族制度的全盛发展,则在野蛮时期,而且贯彻了整个野蛮时期。恩格斯说:“氏族制度,在大多数场合之下,似乎是普那路亚家族中发生的。”这是说的氏族制度的萌芽,真正氏族制度的发展,则在对偶婚产生以后,而“对偶婚发生于蒙昧与野蛮之间的境界上,大半是在蒙昧的最高阶段上,在个别场合之下,只是在野蛮的最低阶段上。”征鸿同志引用这几句话,就断定说:“氏族社会在蒙昧最高阶段就很普遍了”,殊不知道恩格斯在这几句话下面,接着就说道:“这(指对偶婚)是野蛮时代所特有的家族形态,正如群婚之于蒙昧时代。”可见氏族制度的全盛发展,确实是在野蛮时期。
六、第七十七页第十一行“也还没有发明什么弓矢”,应改为“也还没有发明战争工具”。第一一二页第十一行“西周末期”为“西周初期”之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