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不过是表面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3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不过是表面文章
  本报记者 袁先禄
贝鲁特的大屠杀震惊了全世界。各国舆论一致强烈谴责以色列占领军灭绝人性的血腥暴行。里根总统18日也发表声明,表示对这个事件感到反感和愤怒。20日,他在宣布把海军陆战队再派往贝鲁特时,又谈起了各方面应该吸取的教训。可惜的是,美国政府在这个事件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个讲话却完全没有提到。
然而,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指出,美国政府“曾向我书面保证要保护贝鲁特,保护难民营以及妇女儿童们”。结果,大屠杀却就在美国保证的情况下发生了。他愤怒地说:“这是对全世界每个人良心的挑战”。黎巴嫩总理瓦赞指出,美国对这场屠杀负有“实质上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约旦《宪章报》评论说:“不管里根总统怎么说,保证要保护在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是美国。由哈比卜签署的协定的发起者是美国。因此,美国对于贝京和沙龙所犯下的骇人听闻的野蛮罪行负有责任。”
美国报纸也多少承认了这一点。《华盛顿邮报》20日社论谈到以色列进军贝鲁特西区后美国的反应时写道:“第一天星期三,(美国)政府没有公开讲一句话。到星期五,屠杀已经在夏蒂拉和萨布拉(难民营)开始了,里根在一次筹集政治基金的集会上还说以色列的行动是由于左翼民兵的攻击而引起的。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的确,美国政府在16日星期四曾经公开指责以色列进军贝鲁特西区是违背停火协议的,要求迅速撤军。但是美国有的记者指出,这个指责是在以色列军队向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的警卫开枪而引起美国官方愤怒以后作出的。
贝鲁特屠杀惨案之得以发生,至少表明美国在谈判停火协议过程中向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所作的“保证”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这不能不在阿拉伯国家中引起极其强烈的愤怒。据美国报纸透露,连里根总统本人,也担心美国在阿拉伯世界中将会信誉扫地,使他在9月初提出的解决中东问题的建议完全破产,因而急于采取补救措施。18日和20日美国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声明和讲话,就是为此而作的努力。
不过,对这种努力究竟有什么效果,人们是表示怀疑的。《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高级官员在解释总统20日讲话时指出,里根在讲话中特别避免明确指出以色列要对贝鲁特大屠杀负责,而且在呼吁以色列从贝鲁特撤军时,也没有说明美国的呼吁如果遭到拒绝它将要怎么办。这是因为,“他不愿意发生冲突,而愿意为了改善贝鲁特当前局势而得到以色列的合作”。实际上,美国避免明确指出以色列对贝鲁特西区屠杀事件的责任,也是为曾经作出保证的美国推脱责任。不过,从里根的声明可以看出,在以色列这样猖狂的破坏协议规定而在贝鲁特干下了举世难容的罪行之后,美国还这样委曲求全,这只能表明美国至今仍然无意改变庇护以色列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以色列表示愤怒也好;进行谴责也好,都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