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生命的六分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3
第8版()
专栏:

生命的六分之一
  谢益美
邓拓同志曾经在一篇杂文里提出要珍惜“生命的三分之一”——夜晚的时间。读后记忆犹新。推而延之,又想到另一个题目:“生命的六分之一”。
何谓“生命的六分之一”呢?以常人为例,一个人若从二十岁参加工作,到六十岁退休,论工龄足足有四十年,可谓不短矣。然而,若论实际工作的时间,这四十年其实也是一个虚数。因为我们每年都有59天的节假日,四十年里累计的节假日就有六年多,扣去这六年,余下的就只有三十四年了。可这个数字还有很多的“水分”。如果实打实来算,我们每天只干8小时,占一天的三分之一,这三十四年中实际工作的时间,也只有十一年多一点。这就等于说,我们每个人如果能月月出满勤,天天干满点,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时间也仅有十一年多一点。假定一般人的平均寿命为七十岁的话,这十一年只占人生命的六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实际干活的时间,竟是如此短促,如此有限!
8小时工作时间,原本还有个效率的问题。效率的高低与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胡耀邦同志不久前谈到:人的精力伸缩性很大,有的人精神萎靡,每天干8小时就疲劳得很;有些人鼓足干劲干工作,16小时也顶得住。每天干16小时的人,他的生命就比干8小时的要长一倍。是的,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人,必然是热爱工作、精神奋发、充分利用时间的劳动者。“闲不住的实干家”赵春娥,在参加煤场工作的十六年中,常常天不亮进场,天黑了才回家,总要工作十一二小时;她说得好:“一个人不能为党工作,活着有啥意思。”象赵春娥这样深刻理解生活的真谛、追求崇高理想的共产主义劳动者,永远是我们光辉的典范。
与赵春娥相比,我们某些人是有愧于生命的六分之一的。最近,偶尔跑了几家工厂,看到放开手脚干活的固然不少,上班时间里泡茶闲聊者也不乏其人。访诸科室,办事缓慢,公文旅行,悠闲度日者,时而见之。这当然与整个企业的管理有关,但也咎在某些人的精神状态。那种“一切向钱看”,“付多少钱干多少活”,或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个人及小家庭上面,“干工作象条虫,干私活象条龙”,实在是与我们肩负的现代化的重任不相合的。
党的十二大提出今后五年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普及理想、道德、纪律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灵魂,才会有化之为血肉的职业道德感,才会有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事业心。裴多菲有句名言可以用来警策:“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愈大,生命也愈有价值。珍惜它呵!革命者人生的精华——生命的六分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