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狠抓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致富门路宽广 昌平县工农业总产值三年翻一番 去年人均收入230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近一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4
第1版()
专栏:

狠抓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致富门路宽广
  昌平县工农业总产值三年翻一番   去年人均收入230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近一倍
本报讯 记者田流、欧庆林报道:北京郊区昌平县,从1979年到1981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1981年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近一倍。这个事实,打开了人们的眼界,鼓舞着全县人民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近几年来,昌平县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农业内部结构越来越合理,社队企业发展起来了,而且越办越好。去年全县社队企业的总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65.1%,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产值5,7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近两年,新开辟种植和养殖项目30多个,新建了十几个半机械化养鸡场,新建果园5,500多亩。去年全县向国家交售鲜蛋450多万斤,相当于1978年的10倍,今年还会更多。今年果品生产也比去年增加700万斤,增收78万元。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去年全县人均收入达到230元。人均分配250元以上的公社由1980年的1个增加到14个,300元以上的大队由8个增加到112个,350元以上的生产队由39个增加到339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全县人均分配可望比去年继续增长,预计达到270元。
农村和城镇建设也出现了新的面貌。近两年全县农村盖新房58万多间。修筑了4条城镇公路,铺设输水管道8,197米,为昌平、南口、沙河三镇和6个公社15个大队的1,500多户社员安装了自来水。绿化美化环境也有很大进展。昌平、南口、沙河三镇,改造了破旧的照明线路,主要街道全部安上了路灯。新建了一些公共厕所。街道两侧、单位院内和居民宅旁种花植树,蔚然成风。城镇垃圾及时清扫,大街小巷变得越来越干净。
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全县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正热烈讨论和认真研究今后三年的经济发展规划。许多社队干部有信心地说:“到1985年,我们要再翻一番。”   (详细报道见明日本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