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从家乡来信看农村的可喜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6
第2版()
专栏:

  从家乡来信看农村的可喜变化
前些天收到弟弟从山东老家寄来的信。信一开头就说:“你和嫂子回家看看吧,家里的变化可大啦!今年我种的7亩麦子,虽说天旱得厉害,打下来还有4,100斤,每亩合580多斤。按合同规定,我把头场好麦子上交了700斤,还有3,400斤,5口人的一年口粮一个麦季就够了。种的棉花和大秋作物,今年比去年还好,大部分都卖给了国家。咱还是一般户,有些比咱强得多……。”弟弟信中最后说:“哥哥呀,以前家里连累了你,你省吃俭用顾家。现在家里行了,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去年我虽然又翻盖了一座瓦房,还存着500元……。”
看了信,我心里很不平静。家乡陵县,前些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生产发展缓慢,这个每人平均3亩6分地、为解放战争出过力的大平原,弄得地荒、人外流,国家不得不调粮食供应。那几年,我每月发了工资,得先把家里的一份汇回去。1971年中秋节,我回家探亲,当时正是种小麦、收晚秋、摘棉花的季节。有一天,我也去拉车运小豆(赤豆),8个人拉着一辆车从棉花地里通过,七里咔喳地轧得棉桃响,快到手的东西,就这样糟蹋了。那时,社员和干部的关系很紧张,吵架对骂是经常的事。干部弄群众的办法也多,看社员自留地种得肥,队上就将自留地今年安排在北涯,明年调到东涯;群众也有对付的办法,自留地不上底粪搞抓养,让肥效当年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仅两三年就变了,哪里搞了责任制,哪里就见效。党的政策真是落在农民的心坎上,1980年不要国家供应粮食,还向国家卖了余粮;卖给国家的棉花数量之多,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群众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逃到外乡的往回走。去年我弟媳带着我小侄子来看我,今年侄女又带着我一个外孙女来看我。他们都在杭州游了西湖,看了名胜古迹,都带来棉花、花生和小枣等土特产,回去的路费还一定不要我拿。都说发了二十多年的狠,老想到江南来看看我,现在实现了。
家乡和全国一样,由穷变富,我家由靠我支援到问我有没有困难,这个好光景,是党的三中全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来的。现在,我想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二大的精神办,干顺乎民心的事,踏踏实实地工作,实事求是地办事,更好的光景还在后头。
浙江省临安县 刘子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