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车大夫”——记天津市全国劳动模范尹俊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7
第2版()
专栏:

  “车大夫”
——记天津市全国劳动模范尹俊岭
本报记者 徐建中
清晨,太阳刚刚从渤海升起,天津市各条大街小巷就有几十万辆自行车在奔驰,人们一天紧张的生活又开始了。
天津市区自行车现已增加到200万辆。全市110个修车点的任务十分繁重。修车也如同求医,自行车出了毛病,骑车人同样要找信得过的“修车大夫”。河东区六纬路昼夜修车服务站的共产党员、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尹俊岭就是群众信得过的“车大夫”。
今年1月17日早晨,一个女同志骑车上班,突然车坏了,推也推不动,车上的小男孩冻得哇哇直哭,眼看上班时间要到了,怎么办?女同志想到了六纬路昼夜修车站的尹俊岭。她一口气跑到修车站,进门就喊:“尹师傅,请您给修修车。”“快推进来吧!”“车子卡住了,推不动啊!我的小孩还在车上哩!”尹俊岭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出诊”,不到10分钟修好了车,仅收费2角钱,女同志连声道谢,登车赶紧上班去了。
尹俊岭不仅在服务站一心一意为顾客修车,就是出门在外也随身带着一套工具,走到哪修到哪。一天在津塘公路的第二文化宫附近,一个男社员和一个女工的自行车相撞,女工的新车后轮被撞偏了,二人争吵起来。尹俊岭上前劝架,可谁也不听,他干脆动手先修车,这一招真灵,一看车已修好,二人偃旗息鼓,骑车各办各的事去了。
尹俊岭今年40岁,修自行车已经21年,他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各种牌子、各种型号的自行车都了如指掌,能做到“手到病除”。不过今年年初,有一件事可把他难住了。一天半夜三点钟左右,武清县的几个社员,抬着铁牛55型拖拉机上一个漏气的大轮胎来到修理站。尹俊岭为难了:“我们是修自行车的,从没修过大轮胎啊!”社员说:“我们的拖拉机坏在解放桥上了,进不来,出不去,天一亮就会影响交通。”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催促着尹俊岭,一个小时过去了,试用了几种补胎法,但是大轮胎还是漏气。怎么办呢?尹俊岭突然想起人们为了防寒,脚上穿线袜后又加上一双毛袜的经验。他立即采取套补几层的方法,终于解决了难题。社员感激地说:“尹师傅真是名不虚传啊!”
从1972年起,尹俊岭10个春节都是在修车站度过的。他为了替顾客修好车,多修车,快修车,他同站里的9个同志三次修订便民措施,还定期为残废工人检修手摇车,使顾客非常满意。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尹俊岭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代表座谈会,当邓小平同志亲切地和他握手时,这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百感交集,他决心继续努力,更多、更快、更好地为顾客修理自行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