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大力提倡学习马列主义哲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7
第3版()
专栏:

  大力提倡学习马列主义哲学
  李惟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工作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性。
一、靠什么做政治思想工作。
最近,我看了李燕杰同志的报告集,很受启发。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丰富的知识打动了年青人的心灵,不少青年人爱听。有些人认为政治思想工作没多大出息,对“政治说教”不感兴趣。其实,人们不感兴趣的只是喇叭式的政治说教。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连看也没看多少,有多少理论能打动人心?
二、碰了钉子,首先应想一想自己的思想是否合乎实际。
前一时期搞专业化改组,不少厂对这种“改组”“顶了牛”。有的不感兴趣,有的虽然服从,但心里不痛快。遇到这类问题,在一些领导的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下面企业不听话”,“本位主义严重”,“骄傲自满,目无领导”。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一切都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连干什么都不清楚,产品方向对路与否,市场上有无需要都不明白,就“专业化改组”起来,不乱套才怪!从空间来讲,什么叫专业化,就是要用新的技术装备代替旧的,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某些地方的专业化是原装备不动,或者搬搬家,另搞一个什么厂,结果是运输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加大,物质损耗上升,产品成本更贵,这种“专业化”难道还要强制人们去欢迎吗?
三、任何工作都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上的集中统一,又要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灵活,避免简单化、“一刀切”。例如,晋升工程师、经济师,本来应起到鼓励技术人员、经济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努力工作的作用,但如评定职称的标准和条件不从各行各业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搞“一刀切”,就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实际工作可以不做,专门去抠外文;论文写了一篇又一篇,实际工作可以不沾边,等等。
四、“按劳分配”万能吗?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无疑应当认真执行。但是,前一阶段的宣传工作中,有的同志把“按劳分配”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甚至有的人糊涂地认为我们不如资本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搞的好。这些同志不懂得“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哥达纲领批判》)。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根本的,它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
只讲“按劳分配”,不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就会引导人们单纯地“向钱看”,“给多少钱,干多少事”,“少干事,多拿钱”。有些人不懂得除了个人利益,还有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有的共产党员甚至忘了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除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五、干部是“听话好”,还是能打开局面好?
很多领导只喜欢“听话”的干部。他说一,下面不敢说二,至于工作局面能否打开,似乎和他不相干。
本来,对事物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现象,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但有的领导同志却不容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更不允许提出反对的意见。你一反对,轻则说你“骄傲自大,目无领导”,重则报复打击,甚至调离工作岗位。这种恶劣作风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在这种人掌权的地方,拍马屁者上,“听话”者上,有独立见解、能打开工作局面的干部不是遭非议,就是遭打击。这是有能力的干部提不上来的基本原因。这种状况应早日纠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