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益阳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7
第8版()
专栏:

益阳行
冯健男
在周立波同志逝世三周年临近的时候,我访问了这位著名作家的家乡——益阳。
我们乘汽车从长沙出发,在湖南的沃野上朝西北方向急驶,到达资江的时候,也就是到达益阳了。我记起,资江和益阳,这在《山乡巨变》的第一章的开头,就是写过的。现在,那“平静的河水”还是“清得发绿”,但是,益阳的街道,却不是“麻石铺成的长街”,而是柏油铺成的马路。这里的人们也告诉我,益阳城里大变样了,特别是最近几年,新的建筑一天天多起来,真是今非昔比了。
但是,我很快又发现,益阳的人们固然爱谈新人新事,却又爱“翻古讲汉”。他们告诉我,益阳有好多古迹,什么鲁肃堤,诸葛井,关帝庙,三圣殿,夜月台,如此等等。我一听,这全是三国的人和事;于是想起:怪不得周立波爱谈三国,甚至还写过关于《三国演义》的专论,他的小说创作也受到这部古典小说的影响,这固然是由于这部书的魅力,但和他的家乡的历史情况也是不无关系的。
周立波的老家邓石桥清溪村,离益阳城不远,我们的汽车往那里开,不大的工夫就到了。这是一个满目青翠,风景如画的山冲。周家的老屋除一色的青瓦以外,主要是由木板盖成的,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很见陈旧了。周立波就在这个老屋里出生、长大,在这个山冲里劳动、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儿童和少年时期。他十二岁到益阳上高小,十六岁到长沙上中学;此后到了上海,更是远离家乡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周立波才回到这里来住过较长时间。他在1954年以后所写的长篇和短篇小说,大多以清溪乡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和环境。1964年,他还写了这样一首诗来描写清溪村:
说是清溪没有溪,
田塍道上草萋萋。
山边大树迎风啸,
村外机车逐鸟啼。
直到1977年,周立波还默诵这一首旧作,并把它书写出来,借以抒发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并准备重返益阳和清溪,努力写出反映农村生活新变化的作品,但终因一病不起,未能如愿。我们和周立波的亲属一起,谈论着这位作家的诗文,并且参观了作家当年和社员一起营造的栽满良种梨树和柑桔的果园。这使我想到:作家的劳动,就是为了给人民奉献鲜花美果;而作家本身也正是人民在祖国的土地上热情培植出来的俊才呵!
离开了清溪村,我们回到益阳,访问了周立波的另一个生活基地——桃花仑竹山湾。这个地方,以前人们说是在益阳市郊,现在应该说就在市里了。但尽管如此,由于它背着闹市,仍然保持着乡村的风貌和宁静。我们走到竹山湾11号门前停下,只见从屋里走出一个老人来,不用介绍,我就知道他是最会养牛和用牛的那位“老作家”,因为我在小说里已经多次见过他了。这是一位身材短小但精神健旺、动作灵便的老人,现已八十高龄了。我随着我的向导叫他邓爹,他姓邓,大名益亭,进了小说,却叫做盛佑亭。老人请我们在堂屋里坐下,他自己也坐下,然后就说起他当年的邻居周立波来了。
老人指了指我们头顶上的阁楼,告诉我那是周立波当年写书的所在;然后又指了指我们所在的这个堂屋,告诉我这是群众常来的地方。原来周立波同志当年担当着乡党委和农业社的领导工作,他和邓老合用的这个堂屋,实际上成了公用的场所。
说到周立波与群众的亲密关系,老人的话越来越多了;而且,这个话题还把邻近的乡亲吸引过来参加我们的谈话。
他们说,周立波家里至少有两样东西是给群众准备的。一样是扑克,这主要是给青年人开心用的,周立波自己不参战,但“观战”是常有的事;一样是常用药品,只要他听说有人有了病痛,他就送药上门。说到这里,他们补充说,有个贫农社员的孩子生了眼病,这不是轻易能治好的,周立波就亲自给这位社员送去一笔钱,让他送孩子到医院去治病。就是这样,周立波在这里住下来,和社员们亲如家人。
他们还说,别看周立波是个斯文人,可下田干活是不含糊的。越是重活,他越是不让自己拉下。有一年社里挑塘泥肥田,社长为了不让周立波去,把他的扁担藏了,可到挑塘泥的时候,他还是带着他那张笑脸来了,手里拿着另一条扁担。
“这也叫‘冒得真功夫,莫来挑塘泥’。”一个老乡说:“写书也要真功夫。要不是亲自下塘,书里写挑塘泥,能写得这样真?”
说到书上写的人和事,在座的人们都乐了。邓老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滔滔不绝地说:周立波和他一样,都爱牛;但论把式,学问,他还得从我学。于是他讲起他怎样扳开牛口,教周立波怎样看牛齿,就晓得牛有多大岁数;怎样看牛骨架、毛色、蹄爪,就晓得牛值多大价钱;还讲起他怎样赶牛下田,给周立波看他使唤牛的真功夫。周立波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才能绘声绘色地写进书里。
我听着,深感邓老讲的是真事,也是真理。作家要写出为人民所需要和欢迎的作品,首先要解决的是深入火热的生活和结合群众这个根本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