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用一个“包”字踢开头三脚 毛城子公社党委书记王福臣深入基层改变穷队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9-28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用一个“包”字踢开头三脚
毛城子公社党委书记王福臣深入基层改变穷队面貌
四年前人均分配收入只有78元的吉林省怀德县毛城子公社,去年人均分配收入达到245元。这里的农民谈到由穷变富时说:“党的政策好,又来了个好书记。”他们所说的好书记,就是年轻的公社党委书记王福臣。
毛城子公社在怀德县穷得出了名。1979年春天,29岁的王福臣接受党组织的分配,挑起了毛城子公社党委书记的担子。他一上任,看到不少农民往外搬家,想拦也拦不住。在首次召开的公社干部会议上,他就提出当干部是干啥的、干部是给老百姓造福还是造穷等几个问题和大家一块讨论。他当场表示自己决心做到:“行李到队,身子到地,勤动脑筋,敢于管事”。
王福臣带头蹲穷队。三门宋一队最穷,只有3台破车,12匹马就有3匹套不了车,瘦得趴下起不来。王福臣和队长商量后,牵着3匹马来到社员王贵臣家,说:“这马包给你养,到种地时能套出犁杖,奖你200分!”队里没有猪圈、牛圈,养猪不得仔,养牛不得犊。王福臣帮助队委会研究决定,把猪、牛都包养到户。王福臣用一个“包”字踢开了头三脚。队里粪不够,他带头背起粪筐拾粪;送粪畜力不足,他驾辕拉车。下种时,正是青黄不接,各家都没有青菜,他和社员一天三顿吃大饼子蘸大酱。王福臣和社员一起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果实。他包队的第一年,全队粮食增产125吨,一次买回5匹马、2台车,还添了一台拖拉机。
王福臣还带头帮助困难户。农林四队社员牟福患重病干不了重活,他的爱人又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王福臣想:对这样的困难户,我们不能老是背着走,要领着他们干。牟家院里的空闲地和自留地种啥合适?王福臣帮他精心谋划,辛勤浇灌,结果仅蔬菜粮食两项就增加收入130多元。牟家多年不养猪,因为没钱买仔猪,王福臣帮他买到一只25斤重的大猪仔,一年喂成200多斤的大肥猪。牟福还清了外债,现在还有了500元的存款。多年的困难户,过上了抬头的日子。
最近,中共怀德县委、中共四平地委号召基层干部学习王福臣的先进事迹,振奋精神,艰苦创业,为社员造福。
本报通讯员 朱庆林 本报记者 段存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