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溪水汩汩戏大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3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溪水汩汩戏大鲵
徐文安
盛夏的傍晚,你如果到鄂西北的山间小溪边走走,常常可以听到一阵阵“娃娃”的哭声,有时几个,有时几十个一起啼哭,声音颇为凄惨。但你千万不要以为那是谁家丢失的孩子在哭,因而大动慈悲之心;倒是可以俯身仔细观察一下发出这种叫声的动物,它的名字叫大鲵。由于它的叫声酷似孩子啼哭,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大鲵是现在还存在的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它可以长到1.8米。号称天然动植物园的湖北神农架,由于溶洞极多,深潭溪沟遍布群山,为大鲵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71年,那里曾捕获两尾大的娃娃鱼,体重均达120斤,堪称大鲵之魁。
形似蜥蜴的大鲵体表光滑湿润,皮肤腺能分泌出散发花椒味的白浆。它怕光,一般都喜欢昼伏夜出,通常潜伏在巨石下边,等捕水下鱼虾充饥。有时也爬上岸来,守候在滩口和乱石间捕捉蛙、蟾蜍、蛇,甚至于哺乳动物中的鼩鼱。高兴了,它还爬到树上,捕捉蚊虫、野果之类开开胃口。它的耐饿力极强,有人作过试验,用清水畜养100天,其体重、体长、体形没有丝毫改变,即使是一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它的寿命非常之长,除不及龟、鳄鱼之外,仅次于狗鱼,在人工饲养下,可以活一百三十年。它的生命力之强也是惊人的,被剖腹去内脏以后一个小时,还能爬动咬人。
夏末秋初是大鲵的繁殖期,一尾雌鲵一般排卵300枚。雌鲵产卵后,分泌出胶状物质将卵保护起来,形成两条带子。雄鲵给卵授精后,则把卵带缠在自己的背上,伏在水中精心孵化,等幼鲵成形离去,才出来自由活动。幼鲵生长特慢,三年才长200毫米,体重不到100克。
大鲵虽然相貌丑陋,肉却肥嫩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被人视为珍品。它的胃、皮和胆液还是滋阴健胃的上等补药。由于大鲵只能生活在海拔200至1,000米的清澈的溪流中,数量不是很多,因而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但是,在一些地方,有些人因见它貌丑而声恶,便视它为不祥之物,遇到就打。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当保护它。 (李锡武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