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十二大指明了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3
第3版()
专栏:

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摘自胡耀邦同志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十二大指明了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道路
教育部部长 何东昌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现在结合教育战线的情况,谈谈我们初步学习的体会。
光明的前景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战线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如十二大报告中所说的,在历史性的伟大转变中,“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正在走上正轨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呈现出初步的繁荣景象。”
据25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00多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约占全国县(市、区)数的27%。在那些还没有普及小学教育的县(市、区),包括条件比较困难的山区、边远地区,还有一大批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公社和大队。在实现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发展普通高中的作法已经扭转,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发展起来。1981年,职业学校、职业班、农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约占整个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3.8%,比1979年的10%有了较大增长。辽宁省发展较快,已经达到41%。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调动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就业后培训变成了就业前培训,受到学生、家长和用人部门的欢迎;农业中学实行教学、生产劳动和科技试验相结合,为农村各项事业培养了人才,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
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从1976年至1981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从56.5万人增加到128万人,翻了一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五年共招收研究生43,000多人,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总数的1.7倍。新中国已经培养出自己的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国际教育学术交流有了较大发展,几年来,向国外派出了各类留学人员共12,000多人,接受了外国来华留学生4,000多人。函授大学、夜大学得到恢复和发展,职工大学经过初步整顿正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且新创办了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有些城市还试办了短学制的职业大学和走读制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办法正在一些省、市试行。
除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办学外,又出现了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办学的形式。这些类型的教育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日益向上。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由于中央的一再强调,全党对教育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近几年来,许多地区和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云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决定,农村在建立和健全县、社、队干部岗位责任制时,除保证“两增”(农副业增产、增收),“一减”(减低人口出生率)之外,再加“一发展”,即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列为考核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7月,福建省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体会议,集中讨论了加强教育工作问题,作出了《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不失时机地把教育工作紧紧地抓在自己手里,用极大的热情,采取果断的措施,抓教育工作。”决议还指出:“宁可压缩一些其他方面的基建投资,也要保证对教育的投资逐年有所增长。要努力使智力投资的增长率略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在1985年以前,要求全省教育经费以1981年为基数,每年递增6%以上;教育基建投资总额,也应逐年有所增加,争取占全省基建总投资额的8%至10%。对教育上的全国性和全省性的重大改革和经济措施,其经费应给予另行安排。”8月,煤炭部根据能源建设的需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问题,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每年给该部所属院校拨大量基建投资,早日使各校达到预定规模,并提出了全面抓好煤炭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方针。这些事实说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重视。
十二大高瞻远瞩,把教育提高到全党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在党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实践必将证明,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在十二大精神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教育事业必将开创出新的局面,展现出人才辈出的灿烂前景。
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教育的认识
完成十二大赋予教育工作的历史任务,既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我国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达到二亿零五百万人,如果把接受职工培训、农民教育和干部轮训等人员计算在内,数量更大。这反映了要把我们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需要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形式多样的教育事业。但是我国的教育经费,无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即使在不发达国家中也是较低的。近几年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由于十年动乱中学生人数增长而教育投资很少,管理混乱,校舍、校产不仅缺乏维修,而且被人为破坏或大量被占,以致教育经费欠账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增加的教育经费,用于教职工人员的费用多,用以改善办学条件的费用仍然较少。不少学校的校舍、图书、仪器十分缺乏。广大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有所提高,生活待遇有所改善,但大量中年知识分子和中小幼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仍比较艰苦。但是,发展教育事业还有许多有利条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已具备相当规模,并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近1,000万的教师队伍,经过十年动乱的严酷考验,证明绝大多数对教育事业是忠诚的。最重要的是,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把教育摆到了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只要坚决贯彻十二大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教育工作逐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用十二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使大家都能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不仅是建设物质文明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条件。从长远来看,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有的同志以为要使国家富起来,就只有抓经济,往往对教育不重视。他们不了解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之一。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现代化离不开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有了这个条件,缺乏资源的国家可以富起来,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可以重建。没有这个条件,即使有丰富的资源,仍然可能是一个落后国家。有劳动积极性的、用文化科学技术武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要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又离不开各种懂得科学管理的人才。我们要结合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宣传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的思想,使它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让那种轻视教育和科学的落后思想,在我们党内逐步得到克服。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不但不能把教育仅仅当作福利事业来看,而且要看到人才建设是比能源建设周期更长的“基本建设”,必须先行。八十年代不把教育搞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九十年代就不能有足够的合格人才。教育落后会拖经济的后腿,经济落后又会使教育上不去。怎么打破这个循环呢?这就要求我们一面适当紧缩其他方面的投资,把教育这个重点突出出来,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要通过贯彻八字方针,力求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大的培养人才的社会效果。增加教育经费也不是只指望中央财政,而是要求通过中央、地方、厂矿企业、社队等多种渠道来解决。如上所述,一些部门和省已经这样作了。许多已经普及小学教育的县(市、区)中,很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河北省阳原县,比一些大城市的郊区县要困难,但却早在1964年就普及了小学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关键在于认识问题。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必须落到实处。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充分认识自己肩上的重任,振奋精神,把工作作好。同时,希望各级党政领导能象抓农业和能源交通一样,把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尽可能地增加教育经费,使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基建投资中教育也应有较高的比例;要选择和培训一批热心教育和懂得教育规律的同志充实和加强教育领导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我们深信,解决好这些问题,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就有了基本保证。
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高度概括了我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即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纠正了“左”的错误;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干部、劳动、工资制度等也在相应地进行改革。我国教育事业的内部结构、制度和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在坚持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认真调查我国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情况,根据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建设的需要,有步骤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外国有用的经验,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当前,教育战线的任务主要是以十二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分别不同地区的情况,在1990年前有步骤地切实地实现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同时逐步发展幼儿教育,在有条件的城市和经济较富裕的地区,逐步普及初中,以便在90年代向更高的普及标准过渡。
要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保留必要数量的普通高中,进一步改变中等教育的结构。考虑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因此,必须在学校期间或学校毕业后,根据需要与可能,通过正规或其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适当职业技术训练,使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既有文化基础知识,又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高等教育内部要根据人才培养规划,调整文、理各科结构。同时,要使中等专业人才、高级专门人才比例趋向合理。高等教育的概念要适当放宽,学制和质量规格要实行多层次,办学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着重提高的,又要有着重普及的。通过调整、改革,使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较为适应需要。要积极准备条件,进一步发展电视、广播、函授教育,为提高干部、职工、教师、农民和知识青年文化科学水平服务。要建立比较正规的干部教育制度。职工、农民和扫盲的成人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开展。我国教育事业规模巨大,情况千差万别,除了国家办学外,一定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来办学。要统一规划,统一方针政策,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考试指导组织,以统一各种办学形式的质量规格,同时逐步下放一些办学权。
当然也要看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既受外部条件的制约,也受自身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发展数量时,要避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起大落现象。为了切实办好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始终是教育战线必须牢牢抓住的一项基本工作。与此相应,目前学校内部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任务也还相当繁重。
我国有十亿人口,其中八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农村教育能否适应农村特点,对这条战线影响很大。从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必须按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发展农村教育,不能不顾农村的特点,搞一刀切。农村教育要考虑农业、社队企业、农村建筑、商业、管理、卫生、师范等等方面人才的需要。农村教育的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要因地制宜,有必要的灵活性;面向农村的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要研究改进,使农村的学生进得来、回得去。
改革教育制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与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四项改革结合得好,既会促进教育的改革,又能人尽其才。相反,如果不能正确的结合和协调进行,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并造成很大浪费。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不从经过职业技术训练的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人才,造成职工队伍素质的下降,职业技术教育也因毕业生的出路得不到合理解决而很难发展,甚至巩固不了,向后倒退。
教育的调整改革,要与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协调起来。同时,教育的周期比较长,它的效果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清楚。建国以来,教育改革正反两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外国经验一定要取分析态度,重大改革一定要经过试点,分步骤进行。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我们深信,只要遵循十二大的精神前进,我们一定会一步一步地达到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