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记冯玉祥在泰山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5
第5版()
专栏:

记冯玉祥在泰山读书
李新生 韩尚义
冯玉祥将军是因在抗日这一重大决策问题上与蒋介石政见不合,而于1932年初春来泰山读书的。他努力读书,探求真理,力图用正确的观点,认真总结,寻找一条救国之路。他说:“在国家这样危亟之时,要正确地领导群众前进,必须努力充实自己的学识。”
冯玉祥小时,因家境贫寒,没有进学就读。十二岁投军后,便刻苦学习。即使后来当上师长乃至几十万大军的统帅,亦从未放松过读书。他时常教育手下人员:“你不肯读书,你就不能认识真理” 。
冯玉祥从当兵到他来泰山读书的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不断探求救国之路。他的思想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过程。
在1925年之前,他信奉基督教,认为基督教义是实现人人平等的希望。他对部下训话时,也进行祈祷仪式,并动员西北军全体官兵,一律信奉基督教。因此,当时人称他是“基督将军”。
后来,冯玉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又信奉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认识到这一点,他声明他本人和所有西北军全体官兵,一律退出基督教。
来到泰山之后,冯玉祥通过学习马列著作,尤其经过与我党早期理论家李达等同志的接触,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1935年9月18日,冯先生在泰山给他的朋友陈定民写信,谈到读书近况时说:“李达先生来讲过列宁主义及唯物史观,陈豹隐先生来讲过新经济学及政策通论并有其它革命理论。”“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回顾;只有开新,不能复旧。”他在泰山读书先后两次近三年,思想收获之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因而被称之为
“正确认识社会的关键时刻”。他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悟出了一条真理——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现在泰山普照寺上端的密林深处,还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冯玉祥先生1935年8月3日亲笔书写的
“若不信辩证唯物论则我民族不能复兴”十六个刚劲有力的正楷大字。这是他在泰山刻苦读书,努力探索救国真理,实现认识飞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冯玉祥在读书期间对国民党军队和红军作了比较,并对红军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老百姓花了这许多钱养了这些士兵,真正有纪律的军队可以说很少。大部分军队都是驻在各地扰民,不是抓人家的牲口、强占民房,就是抢人财产、掳人妇女。百姓畏兵如虎,军队每过一个村庄,全村人民莫不受其殃害。红军到来之前,百姓听见当地官吏宣传,以为红军必是杀人放火的军队;待来了之后,又觉得并没有扰害百姓。可是所谓剿匪军队打进来之后,人民却真正受到痛苦了,希求红军之来临。”“所以凡是红军到过的地方,那儿的百姓都盼望他们再来。”事实就是这样明摆着:国民党的军队,扰害百姓,军纪败坏,不堪一击;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爱护百姓,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好坏多么明显!难怪冯玉祥拍案大骂:“要这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节节败退的军队干什么?!”
冯玉祥在泰山读书的时候,虽已年过半百,但他的求知欲却很旺盛。他孜孜不倦地攻读政治、经济、历史、天文、地理等书籍的同时,还坚持学习英语、日语,写诗作画,练习书法。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冯先生以极大的毅力,撰写了《冯玉祥读春秋左传札记》、《反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胶东游记》、《泰山见闻录》等著作,并修订了《察哈尔抗日实录》。他还为著名画家赵望云的画配诗一百七十余首。他在《割谷》这幅画上配诗道:“坡下山地二农夫,弯腰低头正割谷,裤筒高卷上膝盖,两腿黑皮裹筋骨……粒米何止半斗汗,劳苦所得难饱腹。富家一门笑,贫农千家哭,生活如果不平等,大众哪里有幸福?”
冯玉祥在泰山不仅自己刻苦读书,还注意组织他身边的官兵读书学习。他亲自为大家制定读书计划,还时常出题考试大家,以督促部下官兵提高读书学习的自觉性。他还亲自出钱,在泰山前麓先后办起了十五处小学,使近两千名穷苦人家的孩子得到了读书学习的机会。他还首次在泰山创建了设有天文、地理、生物和人体结构等模型标本的科学馆;在烈士祠之上建起了图书馆。他自己时常在图书馆和群众一起翻书阅读,同时又经常在科学馆为参观群众讲解新科学、新知识。他还叫人把东北四省的面积、人口、地理、位置等绘制成图,向广大群众讲述,教育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已失掉了这些国土和人口,一定要拚命夺回来。
周恩来同志1941年11月对冯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之时,亦多手不释卷,在现在,更是好学不倦,永值得我们效法。丘八诗体为先生所倡,兴会所致,嬉笑怒骂,都成文章……先生在不得志时,从未灰过心,丧过志,在困难时,从未失去过前途,所以先生能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