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把根子扎在生活的土壤中--广东部分中青年作家坚持在生活第一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6
第5版()
专栏:文艺杂谈

把根子扎在生活的土壤中
——广东部分中青年作家坚持在生活第一线
林彬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第一要素,这个道理很多人知道,可是,一个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在成名之后,能不能继续把根子深深扎在生活土壤中呢?
作协广东分会文学院集中了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不脱离生活的、专业文学创作人员。从建立这支队伍开始,领导上就规定每一个创作员必须投身到群众建设四化的火热斗争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并尽可能担任带点机动性的一定职务,参与实际工作,当生活的主人,建立生活点或生活基地等等。在组织建设中,采取把人摆在生活点上,对这一批来自基层各战线各地区的创作员,编制归本院,但户口不上来,依然留在原所在生活点上,以保证他们不脱离群众;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要再作必要的调整。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较好地保证了中青年作家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
谭日超和朱崇山是两位中年创作人员,他们在创作上都有过一些成绩。这次安排他们到深圳特区生活,连家搬去,使他们能和特区的建设一起成长,看到特区建设的全过程。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初步熟悉了特区的建设情况,反映特区生活摸到了一些门路,在概括生活、分析人物、表现技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提高。谭日超到特区后新创作的报告文学《骄傲的头颅》,塑造了一位意志坚强的党支部书记形象,较好地反映了特区建设的新貌。
青年创作员吕雷调到文学院以后,依然长时期在他的石油基地生活。他深入生活的自觉性较高,也抓得紧,虽然身体不大好,仍然坚持不懈。他曾说:“倘若说,我还有十年的寿命的话,我将要起码用五年的时间泡在生活中。”有了深入生活自觉性,再加上方法对头,这几年他创作出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品。去年,他的《海风轻轻地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今年新创作的《火红的云霞》在《人民文学》发表后,也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写过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的农民作者王杏元,继续坚持生活在农村。他说,“深入生活要象是沉入深水,才能摸到大鱼。”近年来,他挂职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积极、直接参与农村的社会变革。这就锻炼他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问题,处理问题,去认识生活。中年作者杨干华和陈国凯,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也一直在生活点上和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有新作问世。陈国凯的《代价》、《我应该怎么办》和杨干华的《惊蛰雷》都是较好的作品。陈国凯同志住在厂里,工人经常上门找他,所以厂里发生什么新事,各种人物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有什么变化,厂里的历史沿革情况,他都知道,这样,他的创作之泉就能够畅流不竭。
青年创作员孔捷生过去较长时间在锁厂和海南岛生活,近两年来,他写出《姻缘》、《南方的岸》等作品,都是从生活出发的结果。最近,他下到自己的家乡农村去当农民,以便将来反映新农村。年青工人作者黄天源,认识到自己生活不足,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最近他到中级人民法院去生活,当名书记员。他在小结半年法院深入生活时说:“我深入生活所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参预法院工作和学习,和工作人员一样打水、打扫卫生,跟法官学办案,出庭当书记员,参加有院长、庭长、审判员出席的案情讨论会,向行家们学习,学习他们分析、研究案情的观点、态度和方法。”他说:
“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把根子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将来创作才会枝繁叶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