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小商品脱销断档的原因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6
第8版()
专栏:调查汇报

小商品脱销断档的原因何在?
目前市场上若干小商品脱销断档的情况比较严重。各地群众不断来信,反映有些小商品很难买到。
记者根据群众的呼声,在小商品生产比较集中的杭州市,访问了市经委、计委、二轻局,以及一些工厂的负责人。他们比较系统地谈了小商品生产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另据中央有关领导部门的同志说:这些问题在全国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亟待研究解决。
杭州市的小商品生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值1976年是1.1877亿元,1981年达到2.8988亿元。现在全市拥有1,752种小商品,比1977年前增加646种。尽管如此,一些小商品仍然经常脱销断档。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
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部门吃不饱,经营部门货源少,群众也就难买到。比如杭州地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三桶一盖”(水桶、马桶、脚桶,锅盖),由于杉木供应近几年减少481立方米,现在年产只有5.6万件,与市场需要量差距很大。因为带钢缺乏,畅销国内外的旅行剪、开听刀、裤扣等,也都不能按计划生产。
工商部门存在着“重大轻小”的思想。杭州第二针织厂1978年前,主要生产鞋带、劳动手套及各种绳类的小针织品,自划归市纺织局后,逐步改产弹力衫、腈纶运动衫裤、涤纶衫裤等大针织品。1981年这个厂的小商品产值仅占总产值的8%。杭州一些原来经营小商品的百货、杂货商店,因为盈利少,而很少经营小商品了。
价格和税收,影响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有些生产小商品的原材料提了价,但小商品的价格仍未变,致使有些企业亏损,甚至被迫停产或转产。手杖原料小杉木,每支原价7分钱,提高为1角4分。由于成本提高很多,销价不变,无法维持生产。在税收方面,比较起来,小商品企业承担的税收重,因而企业积累少,进一步发展生产有困难。杭州朝阳化工厂生产的皮鞋油、洗字水等七个品种,都是市场畅销货,生产发展较快,年利润由1979年的6.5万元增加到1981年的27.5万元。但是上交所得税和各种费用后,仅剩7.4万元,再除去流动资金、集体福利等,能用于更新设备、修建厂房的只有三四万元。因此,厂房设备陈旧,难以更新。尽管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但工厂继续提高鞋油等的产量就有很大困难。
另外,产供销部门有时衔接不紧密,也造成脱销。
如何才能使小商品不致脱销断档,满足人民的需要呢?杭州市主管小商品生产、销售的同志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与要求:
一、把小商品生产和经营,纳入当地计划之中,按照社会需要安排好小商品的生产和经营。
二、教育有关工厂和商店克服“重大轻小”思想,积极安排生产,组织货源,供应市场,保证做到批发有货,市场有售,花色品种齐全。要把积极经营小商品列为有关工厂商店的一项考核内容。经济主管机关对生产小商品和经营小商品的企业,也不能单纯强调产值和营业额指标。
三、认真贯彻扶植和保护小商品的经济政策。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在税收、利润留成等方面都要给予优惠照顾。对生产或经营小商品亏损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要减税、免税,税前还款,有的可以酌情减低银行贷款利息。小商品的价格要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逐步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企业定价,把小商品生产、经营搞活。总之,要使生产和经营小商品的经济利益,接近或相当于生产和经营二轻系统其他商品的水平。
四、加强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变化,改进小商品生产的设计和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适应市场需要。
小商品生产单位,厂房设备多很陈旧,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而工资、福利待遇都比生产大商品的工厂职工低。建议主管机关对这些问题适当加以解决。
本报记者 丁 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